毛主席曾经说过:“当时只有一个半人主张出兵”,一个是毛泽东自己,那半个是周恩来。 那么彭德怀呢? 彭德怀1898年出生在湖南湘潭穷苦人家,从小家境差,父母早逝,他早早辍学干活,砍柴放牛啥都干。1916年参军,当兵几年升班长,接触革命思想。1922年进讲武堂,毕业后在湘军任职,1928年领导平江起义,成立红五军,从此走上革命路。长征时,他率部突破封锁,抵达陕北。抗日时期,任八路军副总指挥,组织百团大战,破坏日军交通线。解放战争中,指挥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蟠龙镇胜利,解放大西北。1949年后,任西北军政委员会主席,管土地改革和剿匪。1950年,任西北军区司令员,被调入京讨论朝鲜事。 彭德怀早年经历让他养成刚直性格,从士兵起步,积累丰富作战经验。平江起义后,他率红五军转战赣东北,面对国民党围剿,坚持游击战术。长征路上,多次掩护主力,损失惨重但完成任务。抗日战场,他推动百团大战,动员多支部队袭击日军据点,影响华北局势。解放战争,转战陕北,用运动战歼敌主力,1948年攻占兰州,稳定西北。建国初,主持剿匪,清除残余势力,确保地方稳定。这些经历让他成为军中骨干,但也让他对新中国形势有实际认识。 1950年朝鲜战局紧张,美军越过三八线,威胁中国边境。中央书记处会议上,毛主席提出出兵想法,大部分人持谨慎态度,担心经济恢复和装备差距。周恩来支持出兵,但强调风险,算半个赞成。林彪等反对直接对抗,建议防御。毛主席坚持,认为不出兵会后患无穷。彭德怀当时在西北,不在最初讨论圈子,所以不是那“一个半人”。 10月4日,政治局扩大会议在中南海开,彭德怀被飞机接来。他听大家陈述不利因素,如国内百废待兴、军队无空军海军。会议无果,次日继续。毛主席单独找彭德怀谈,出兵必要性。彭德怀起初犹豫,考虑实际困难,但认可威胁,同意支持。下午会议,他发言强调出兵势在必行,不出兵中国无安宁日。会议统一意见,决定出兵,彭德怀任志愿军司令。 彭德怀支持出兵后,迅速准备。东北边防军整编为志愿军,他指挥部队秘密入朝。第一次战役,云山战斗重创美骑一师。第二次战役,包围清川江,迫敌退三八线南。第三次战役,突破三八线,占汉城。第四次战役,阻敌反扑,设伏歼灭部分敌军。第五次战役,出动多军,空军支援,但补给难,调整战术突围。 停战谈判1951年7月开始,彭德怀代表中朝方参与。谈判曲折,1953年7月签协定,战线稳定三八线。志愿军回国,彭德怀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推动军队现代化,更新装备和训练。1955年获元帅衔,继续国防工作。1974年逝世,享年76岁。
毛主席曾经说过:“当时只有一个半人主张出兵”,一个是毛泽东自己,那半个是周恩来。
诺言卿史录呀
2025-08-21 08:57:23
0
阅读: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