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至10月,美國華盛頓近郊的敦巴頓橡樹園,迎來了一場改寫世界秩序的會議。
會議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8月21日至9月28日),僅有美、英、蘇三國代表出席,討論未來國際組織的架構與職能;
第二階段(9月29日至10月7日),中國代表被邀請加入,參與最後的磋商,這既體現了中國作為同盟國的地位,也折射出大國間微妙的排斥與妥協。
最終會議提出了《關於建立普遍性國際組織的建議案》,並確定這個組織的名稱——「聯合國」。這份文件成為次年舊金山會議制定《聯合國憲章》的基礎。
在外表上,這是一場為和平而舉行的協商;但在實質上,卻是戰時列強為了劃定戰後秩序所進行的權力談判。敦巴頓橡樹園會議留下的,不只是「聯合國」三個字的誕生,更是國際政治現實與理想交織的縮影。
安豐邑學歷史[超话] 歷史片段 安大叔碎碎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