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南京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被揭露,竟然在过去14年里,偷偷为支付不起医疗费用的病人垫付钱款,并谎称是慈善捐款,直到医院进行账目检查时,才揭开了这个秘密,此人正是南京肿瘤医院的席玮医生。 主要信源:(人民日报——这位医生“说谎”14年,被发现后…) 南京医疗界,一个深藏十四年的秘密最终揭露。这份不为人知的善举,因医院账目核查和患者的偶然发现而重见天日。 它属于南京肿瘤医院的医生席玮。他十四年间坚持垫付病人的医疗费用,并巧妙地对外宣称是慈善机构的捐赠。 秘密的曝光发生在2019至2020年。尤其2020年4月,陈大爷偶然听到护士谈论席医生垫钱的事,执意查账,让一切真相大白。 席玮医生出生于世代行医之家,自小便听父亲常说“医者父母心”。这份信念深植在他心中。 他的妻子同样是医护人员,她不仅理解席玮的特殊善举,更是他长期坚持这份善意的默默支持者。 善举始于2005年。那年寒冬,席玮接诊一位年轻农民工,他患早期肺癌,因三万元手术费欲放弃治疗。 小伙子说,钱够弟妹上高中,便不治了。他看到了席玮磨破的解放鞋。后来,护士通知有慈善捐助时,他激动地跪地磕头。 也是2005年,他遇到农村来的晚期癌症患者,高昂费用是天文数字。席玮内心受到强烈冲击,想起父母曾接济别人。 他垫付部分费用,谎称是慈善机构捐款。金钱对贫困病人,是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他深知这一点。 为维系这份隐秘善举,席玮医生常年过着极为节俭的生活。他很少给自己添置新物,总穿洗得发白的工作服。 他有一个上锁的抽屉,里面放着省下的午餐费、夜班补贴和年终奖金。妻子曾笑着说,这些钱是攒着给女儿买钢琴的。 夫妻俩商量,把原本买车的二十万元先挪给一位单亲妈妈做化疗。妻子默默取出陪嫁金镯子说:“先当了吧,救人要紧。” 2018年,他遇到晚期胃癌患者陈大爷,手术费高达十五万元。席玮掏空所有积蓄,仍旧差了五万元。 他半夜给老同学打电话借钱,谎称“丈母娘心脏搭桥”。老同学叹气说:“我这个月房贷都还没着落。” 凌晨三点,他在医院走廊踱步,突然想起公积金账户。最终他通过信用贷借钱,分期三年才勉强还清。 女儿要交补习费时,他甚至红着脸找同事周转资金。去年春节,席玮一家选择在南京度过,没能回老家团圆。 尽管没能和家人团聚,席玮医生心里却很踏实。因为他让孤独的老人感受到了温暖,他认为这份付出非常值得。 他曾帮助一位六旬孤苦伶仃的癌症患者,这位老人孩子去世老伴离开,手术同意书是自己签的。一万多元治疗费中,席玮垫付了五千元。 席玮收入并不多,生活一直非常节俭。他从不求回报,也不想被知道。他认为这只是医生应尽的本分,是内心深处的责任与使命。 在这十四年间,席玮医生累计为七十三位经济困难的患者提供了直接的医疗费用垫付。 这些垫付款项的金额跨度非常大。最小的一笔是六百八十元,最大的一笔则高达五万八千元。 他总计垫付了四十七万六千元。每一笔缴费单的备注栏上,都清晰地写着“代付”二字,记录着他不为人知的善举。 2019年至2020年间,席玮医生长达十四年的秘密意外曝光。这得益于医院管理系统升级和账目检查的深入进行。 同时,2020年4月,患者陈大爷偶然听到护士闲聊“席医生又垫钱了”,他执意冲到收费处查账,最终揭开了所有秘密。 当医院工作人员调出这些特殊的缴费记录时,他们无不感到震惊。十四年的默默付出,让所有人看到了医者真正的仁心。 医院纪委因此找席玮谈话,他紧张地搓着手,小心翼翼地问:“我这样做,是不是违反了医院的规定?” 院长红着眼眶拥抱了他,眼含泪光,饱含深情地说:“该惭愧的是我们啊。”这番话语,道出了医院对他的最高敬意。 受席玮医生事迹的感召,南京鼓楼医院迅速设立了“仁心基金”。这个基金旨在为更多贫困患者提供制度化援助。 基金得到了医护人员的积极响应,许多同事主动捐出自己的年终奖金,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善流。 席玮医生本人对基金运营保持着严格原则。他拒绝了医药代表的百万赞助,坚持基金只接受“干净钱”。 迄今为止,“仁心基金”已积累了三百八十万元善款,并成功帮助了二百一十四名患者。 席玮医生的善举不仅改变了患者的命运,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感恩的种子,结出无形硕果。 他诊室的客厅墙上挂满了患者赠送的锦旗。每一面锦旗都承载着一个感人的故事,记录超越金钱的情谊。 其中一面锦旗后,藏着一张泛黄的欠条,上面写着“今欠席医生贰万元”,是2009年一位患者儿子所写。 多年后,这位小伙子开着新买的货车前来还钱。席玮医生却将钱塞进红包,递给他新婚妻子,说:“当改口费吧。” 这样的感人故事不止一例,锦旗后面还藏着七八个。每面锦旗都仿佛一本“温暖的账本”,记录着医患间的真挚情感。
2019年,南京肿瘤医院一名医生被揭露,竟然在过去14年里,偷偷为支付不起医疗费
经略简料
2025-08-22 10:22: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