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朝鲜战争中幸存的美国老兵叫麦卡拉汗,他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这个人后来做到了美国内华达州的州长。2008年,他向到访美国的中国工商界代表团,描述了一个他一生都没有想明白的事儿。 话麦卡拉汗老先生,在2008年跟来访的中国工商界人士聊天,突然提起一件几十年前的往事。这事儿让他耿耿于怀,一直没弄明白。那是1953年,朝鲜战场上,他们接到命令去攻打志愿军死守的一个山头。 那场仗打得有多惨烈,咱们可能很难想象。枪林弹雨,炮火连天,想想都觉得可怕。好不容易他们冲上了山头,结果在一个战壕里,发现一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这小战士没拿武器,靠在战壕边上,脸上还带着稚气,但眼神却狠狠地瞪着他们,手里抱着一部无线电台,嘴里不停地喊着什么。卡拉汗当时觉得他喊的是“别杀我”之类求饶的话。 就在他们愣神的工夫,一排炮弹“嗖嗖嗖”地就落下来了,那叫一个准,一个猛。他们一百多人的部队,最后只活下来三个人,卡拉汗自己也丢了一条腿。这事儿对他打击肯定特别大,不仅身体上受了伤,心里肯定也留下了阴影。 几十年过去了,这个场景一直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尤其是那个年轻的中国士兵对着无线电喊的到底是啥,成了他心里一个解不开的疙瘩。他当了州长,可能也见过不少大场面,处理过不少复杂的事情,但这个战场上的瞬间,却像个魔咒一样缠绕着他。 直到2008年,遇到那位中国游客,他鼓起勇气问出了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那位中国游客听完他的描述,眼泪都下来了。他告诉卡拉汗,那个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喊的不是英文的“权力”,而是中文的“向我开炮”! 听到这个答案,卡拉汗心里肯定像被闪电击中了一样。多年的疑惑一下子解开了,但带来的震撼恐怕也难以言喻。一个年轻的士兵,在生命最后一刻,想着呼叫炮火覆盖自己所在的位置,要跟敌人同归于尽,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和意志? 当时是1953年5月底,为了配合停战谈判,志愿军发起了第二阶段的作战。于树昌所在的部队奉命攻击敌军的阵地。在一次反击战斗中,他作为连里唯一的步话机员,冲在了最前面。在阵地失守,战友牺牲的危急时刻,他发出了那句惊天地泣鬼神的呼喊。 卡拉汗在得知真相后,感慨地说,他不恨志愿军给他带来的身体创伤,反而佩服中国军人是真正的铁血战士。他说,美国人选错了对手。这句话里,包含了多少复杂的情感和深刻的认识啊!一个曾经的敌人,在几十年后,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足以见证那场战争给他们留下了多么深刻的印象。 事实上,在朝鲜战场上,像于树昌这样的英雄还有很多。十五军编撰的《抗美援朝战争史》里就提到,在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这在志愿军中是“普遍现象”。“普遍现象”这四个字,说起来轻巧,背后却是无数志愿军战士用生命谱写的壮歌。 于树昌的事迹被收录进了战地纪实通讯集《志愿军一日》,后来还成为了电影《英雄儿女》里主人公“王成”的原型之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句经典的台词,激励了无数人。据记载,当时在志愿军中,喊出类似话语的英雄不止于树昌一个,还有赵先有、蒋庆泉,其中蒋庆泉是唯一幸存者。 为什么说志愿军是一个英雄的群体?因为在那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几乎每一支参战部队都涌现出了一大批像“王成”这样的英雄原型,更涌现出了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这些特级、一级战斗英雄。他们的事迹,至今听来依然让人热血沸腾,潸然泪下。正如那首歌里唱的:“为什么战旗美如画,烈士的鲜血染红了它!”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的无畏牺牲,中国人民才在近代以来第一次在世界上真正赢得了尊严和尊重。他们的付出,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在那片曾经硝烟弥漫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英勇无畏的志愿军战士,用他们的生命和鲜血,书写了无数不朽的传奇。
一位朝鲜战争中幸存的美国老兵叫麦卡拉汗,他参加过上甘岭战役,这个人后来做到了美国
司马槑谈过去
2025-08-22 16:29:50
0
阅读:38
yyf
烽烟滚滚唱英雄 四面青山侧耳听 侧耳听 晴天响雷敲金鼓 大海扬波作和声 人民战士驱虎豹 舍生忘死保和平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英雄猛跳出战壕 一道电光裂长空 裂长空 地陷进去独身挡 天塌下来只手擎 两脚熊熊趟烈火 浑身闪闪披彩虹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一声呼叫炮声隆 翻江倒海天地崩 天地崩 双手紧握爆破筒 怒目喷火热血涌 敌人腐烂变泥土 勇士辉煌化金星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 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 英雄的生命开鲜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