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新四军13团惨遭伏击,不料双方一接火,团长饶守坤就察觉到不正常,突然

寂影随风舞袖如 2025-08-22 18:22:28

1943年,新四军13团惨遭伏击,不料双方一接火,团长饶守坤就察觉到不正常,突然喊道:糟了,情报有误! 1943年8月的江南,新四军13团的战士们趴在密林里,军装被露水浸得能拧出水来,可谁也不敢动,团长饶守坤正举着望远镜,死死盯着山道。 三天前,情报科长老刘拍着胸脯保证:“八百桥据点就一个连的鬼子和俩中队伪军,押送物资路过小岗村,妥妥的肥肉。” 饶守坤没吭声,这位江西老表16岁参加红军,从闽北游击队打到新四军团长,早练就了一身“狐狸的鼻子豹子的胆”。 他总觉得哪儿不对劲,伪军探路时哆哆嗦嗦,后头的日军却走得大摇大摆,钢盔在晨光里反着冷光,普通日军小队哪来这么多钢盔? “打!”饶守坤一挥手,山谷瞬间炸了锅,机枪“哒哒哒”扫得伪军哭爹喊娘,可才几分钟,老饶的耳朵就竖了起来。 三八式步枪里混着“歪把子”机枪的连射,远处还有马克沁重机枪的闷响,“一个连配马克沁,鬼子啥时候这么阔了?”他一把拽过通讯兵:“听听,这他妈至少一个大队。” 副团长李明急得跳脚:“团长,再冲十分钟就能包饺子。” 炮火间隙,日军步兵端着刺刀冲了上来,四连的年轻战士们用步枪和手榴弹还击,子弹打光了就抡起大刀。 排长李茂才带着最后20多人死守阵地,直到增援赶到时,发现五名战士与日军同归于尽,刺刀互相穿透胸膛。 午后,日军见强攻不下,竟释放了毒气,黄绿色的烟雾弥漫阵地,战士们剧烈咳嗽,眼睛刺痛到睁不开。 有人大喊:“快,用尿浸湿毛巾”,这是老兵教的土法子,四连指导员中毒倒地前,仍指着日军方向嘶吼:“别让鬼子过山头。” 团长饶守坤在望远镜里看到这一幕,立刻下令调整战术,2营抢占丁家山头制高点,1营迂回切断日军退路。 这时,一个意外帮了大忙,伪军溃逃时撞翻了日军机枪阵地,暴露了指挥部位置,饶守坤冷笑:“原来小田这老鬼子藏在这儿!” “把吴运铎的宝贝拉上来。”饶守坤吼道,新研制的枪榴弹首次投入实战,战士们操作生疏,几发炮弹全打飞了。 谁知这些“打偏”的弹药竟越过前线,正好砸在日军指挥部头顶,大队长小田二郎少佐被弹片削掉半只耳朵,捂着血淋淋的脑袋嚎叫撤退。 入夜后,残敌借着毒烟掩护逃跑,却把重机枪和山炮全丢在了路上,13团一路追击到八百桥,发现日军留下的饭团还冒着热气。 此战毙伤日伪军300余人,其中大半是日军精锐,打扫战场时,战士们在日军尸体上搜出一张地图,上面标着周边十几个村的粮仓位置。 战后,饶守坤蹲在石头上啃生红薯,突然笑了:“老刘,你那‘可靠情报’是张阿福给的吧?” 情报科长脸一白,张阿福是小岗村伪保长,表面点头哈腰帮新四军,背地里早收了日军二百大洋,这老滑头故意用“一个连”当诱饵,就等13团钻进反包围圈。 “走,给老乡‘送谢礼’去。”当夜,13团端了张阿福的老窝,老家伙跪地求饶时,兜里还揣着日军赏的烟卷,饶守坤掂了掂烟盒:“鬼子挺大方啊,够买你几条命?” 战士们都说团长有“神机妙算”,可饶守坤自己清楚,哪有什么玄乎的直觉,1934年红军长征后,他带着残部在闽北打游击,靠的就是“看炊烟辨敌营,听狗叫知动静”。 日军钢盔、重机枪的配置,早刻在他脑子里,马克沁得骡子驮,一个连根本带不动,伪军遇伏会溃散,哪会像今天这样边打边布阵? 桂子山一战后,13团给每个战士的钢盔内侧刻了行字:“敌变我变,比狐狸还精,比石头更硬”。 后来有文化教员问饶守坤咋总结的,他咧嘴一笑:“挨多了揍,自然知道咋躲拳头。” 这场仗没缴到枪,却让13团悟了个道理,情报是死的,人是活的。 半年后,他们用“假情报”反钓日军,在淮南端了三个据点,至于张阿福,听说他在日军牢里“享福”,鬼子觉得双面间谍太危险,不如灭口干净。 主要信源:(党史学习教育——桂子山战)

0 阅读:69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

寂影随风舞袖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