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彭德怀临终想见朱德,他一次一次地向看守请求,可谁也不告诉朱德,后来朱德知道后嚎啕大哭:“你们为啥子不让我去看彭老总!” 1974年秋天,有消息传到朱老总耳中——彭德怀走了。 更让他揪心的是,有人偷偷告诉他,彭老总临终前躺床上,气息都快跟不上了,还一遍遍地跟看守的人说“我要见朱老总”,求了好多次,可没人敢把这话传给他。 朱老总听完这话,整个人都僵住了,他这辈子见过太多生离死别,从井冈山打到太行山,身边的战友走了一个又一个。 可这次不一样,那是彭德怀啊,是跟他并肩打了大半辈子仗的老兄弟! 他再也忍不住,老泪顺着皱纹往下淌,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就喊开了:“你们为啥子不让我去看彭老总?他都是要死的人了,还能做啥子?还有啥子可怕的!” 那声音里,有委屈,有愤怒,更有一辈子都补不回来的遗憾。 要说这俩人的交情,得从1928年底说起,那时候彭老总带着红五军,一路打打杀杀,终于到了井冈山,跟朱德、毛泽东领导的红四军会合了。 打这儿起,“朱毛彭黄”的名号就传开了,国民党听着就头疼,可老百姓知道,这是能为他们做主的队伍,朱老总和彭老总的兄弟情,也从这时候扎下了根。 后来到了抗日战争,俩人更是成了“黄金搭档”,朱德是八路军总司令,彭德怀是副总司令,俩人天天在太行山里一块儿研究怎么抗日。 那时候从太行山往各处发的电报,抬头差不多都写着“朱彭总副司令”,刘伯承、聂荣臻他们前线将领发回来的战报,也总把俩人名字放一块儿。 1938年秋天,八路军总部驻在屯留故县镇,半夜里被日军团团围住了,屋里的灯都不敢开,朱德、彭德怀和左权凑在一起,借着月光看地图。 朱德说:“我带警卫营在这儿拖着敌人,你们俩带主力从东西两边突围,出去了再回来救我们!” 彭德怀不同意:“要走一起走,您留在这儿太危险!”朱德急了:“别争了!主力出去了才能保住更多人,这是命令!” 最后彭德怀只能带着人突围,出去后没跑多远,就跟左权说:“不行,老总还在里面,咱们得杀回去!”俩人带着队伍掉过头,照着日寇屁股就打。 里面朱德指挥警卫营,一会儿打冷枪,一会儿扔手榴弹,把鬼子的注意力全吸引过来了,就这么里外配合,硬是把鬼子的合围阴谋给破了,总部机关一个都没少。 打仗的时候互相护着,平时过日子,俩人也跟亲兄弟似的互相惦记。 1937年9月,八路军刚东渡黄河到太原,住在办事处里,那时候太原城里乱得很,日寇快打过来了,国民党的特务也到处乱窜,谁都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啥。 彭德怀心里总惦记着朱德的安全,晚上专门把办事处的人和警卫叫到一块儿开会,说:“总司令年纪大了,路上没歇好,现在还得天天忙指挥,咱们得把他的安全盯紧了!” 开完会,他又亲自去看朱德住的屋子,窗户关没关好,门插得牢不牢,连院子里的角落都查了一遍,最后安排了双岗双哨,才放心点。 可躺下后,他还是睡不着,每隔一个小时就起来一趟,到院子里看看岗哨,摸摸哨兵的枪有没有上膛,手冻没冻着。 哨兵劝他:“彭副总司令,您歇会儿吧,我们肯定守好!”他摆摆手:“我年轻,少睡点没事,总司令能睡安稳才重要。” 朱德也记着彭德怀的老毛病——胃病,那是长征过草地的时候,没东西吃,彭德怀吃了太多生青稞,落下的病根,一到天冷就犯。 1937年深秋,彭德怀的胃病又犯了,吃饭的时候总皱着眉。 朱德看在眼里,偷偷找管理生活的科长,说:“彭副总司令的胃病你又不是不知道,以后他的饭多煮会儿,煮软点,盐别放生的,炒一下再放,不然他吃了难受。” 科长把饭做软了送过去,彭德怀一看就知道是朱德安排的,有点不高兴:“总司令还跟大家一起吃大锅饭,我怎么能搞特殊?” 科长解释是朱德特意吩咐的,他才没再多说,只说:“盐炒一下就行,饭我还是跟战士们一起吃。” 新中国成立后,彭德怀受了委屈,被贬到北京郊区的吴家花园,一个人住着,日子过得挺压抑。 朱德知道后,特意搬到附近的玉泉山居住,就为了能常去看看他,那时候朱德也闲下来了,没事就往吴家花园跑,俩人最爱做的事,就是下棋。 每次朱德要走,上汽车的时候,脸上笑着,嘴里却不饶人:“下次再跟你下,我绝不手软,杀你三百盘,让你输个痛快!” 那时候俩人都以为,这样的日子还能过很久,可谁也没想到,这棋盘上的约定,最后会被生死隔断。 朱德和彭德怀的情分,不是嘴上说的“兄弟”,是在战场上背靠背打出来的,是在苦日子里你让我、我让你熬出来的,是不管顺境逆境,都能想着对方的真心。 那些一起签过的电报,一起打过的仗,一起吃过的苦,一起下过的棋,都是这段情分最好的证明。
此人军衔不好评,元帅、大将都可能,他说:苏联同职务是元帅“1955年3月15日
【4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