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期再度向中国发难,印媒《经济时报》8月17日发文指责中方“故意拖延”撤销经贸限制,称家电、汽车零部件等领域合作受阻。 2020年中印边境闹得挺僵,双方在经贸上都收紧了口子,印度搞了个“接壤国家投资审查”政策,专门针对中国企业设门槛,到现在也没松绑的意思。 而中国对技术转让和投资审批确实管得严了点,但这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核心技术,毕竟技术可是企业的命根子,谁会随便把看家本事交出去? 可印度这边呢,一边限制中国APP、打压中国企业在印度的业务,一边却要求中国“敞开大门”,这逻辑是不是有点“只许自己点菜、不让别人上桌”的味道? 印度在经贸合作上的态度总让人觉得有点“既要又要”,他们特别想借中国的技术优势,发展自己的制造业,缩小贸易逆差。 印度想限制中国在电子合资企业里的股份,还要技术转让,好让自己产业升级,这想法没毛病,但问题在于,印度老想着占便宜,却不太愿意付出对等的诚意。 印度要求中国企业在合资里持股不能超一成,却想换来核心技术,这算盘打得是不是有点太精了? 中国企业想在印度站稳脚跟,审批拖延、政策歧视这些问题没少遇到,这样的环境谁敢放心大胆地分享技术? 中国一直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过去十几年,电子产品、制药原料这些关键物资没少供应,印度也通过对华出口赚了不少红利。 双方经济互补性挺强的,但前提是得在规则上谈妥,而不是一方老想着“薅羊毛”,印度如果真想推动合作,不妨先从自己做起,放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限制,或者在技术合作上提点公平的条件,而不是光盯着中国“拖延”不放。 印度这几年经济发展势头不错,但制造业底子和技术的差距跟中国比还是挺明显,他们想通过吸引外资和技术转移,赶紧追上来,这没啥问题。 可印度在对华政策上老是矛盾:既想用中国的技术和资金,又担心太依赖中国,影响自己的战略自主性。 这种心态让印度在经贸合作上总是瞻前顾后,既想要好处,又不想担责任,反观中国电动车、5G这些领域的技术进步全世界都看着,保护核心技术是任何国家的底线。 印度要是老想着让中国单方面让步,自己却不改那些不合理的政策,合作只会越谈越窄。 如果双方能在公平透明的规则下加深合作,不光能缩小贸易逆差,还能给两国企业带来更多机会。 经贸合作不是做慈善,讲究的是互利共赢,中国没必要急着“开门迎客”,更没必要在技术转让上随便松口。 印度如果真想合作就得拿出实际行动,比如放宽对中国企业的限制,或者在谈判里多点诚意。 不然光指责中国“拖延”只会让关系更僵,合作是双向的,单靠一方让步,换不来长久的共赢。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炸锅了!印度又要与中国翻脸,特朗普力挺印度! 说白了,这次中国去印度访问可是
【1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