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

冥王星的主人 2025-08-24 10:51:52

“中美差距究竟有多大?”DeepSeek创始人梁文峰再次语出惊人!他说:“我们经常说中国AI和美国有一两年差距,但真实的差距是原创和模仿之差。如果这个不改变,中国永远只能是追随者,所以有些探索也是逃不掉的。”

中美在AI这块的拉锯战闹得沸沸扬扬,好多人觉得中国总在后头追,可DeepSeek这家公司冒头后,局面有点变味。

这事得从头聊起,美国那边早几年就把AI当成宝贝,谷歌OpenAI这些巨头砸钱砸资源,又是建超算中心又是搞数据垄断,搞出ChatGPT这样的杀手锏。

而中国呢,虽然喊着投入1.5万亿元追赶,但仔细一看,更多是把钱花在了盖"应用大楼"上,比如让AI写文案、拍视频,或是让机器人递咖啡翻跟头,这些热闹的场景背后,藏着的是咱们在"地基"上的先天不足。

美国早在2017年就靠着谷歌提出的Transformer架构打下了江山,现在全球的大模型几乎都得踩着这个架构往前走,咱们的大模型再花哨,底子还是人家的技术框架。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全球AI论文引用量美国占42.9%,咱们虽然追到了40.2%,但人家那些被反复引用的核心论文,大多是搞基础理论突破的,咱们的高引论文更多是在应用场景上做优化。

芯片这事儿更是让人窝火。美国一道禁令下来,高档GPU就成了稀罕物,NVIDIA的A100、H100这些"AI发动机"咱们想买都买不着。没办法,咱们只能靠华为昇腾910这些国产芯片凑数,虽说它640TOPS的整数算力看着挺唬人,但实际训练大模型时,性能和效率还是差了一大截。

这直接导致咱们训练大模型的成本居高不下,人家OpenAI用先进芯片把推理成本降到原来的零头,咱们还在为算力不够发愁。

美国拢共6.3万AI人才,咱们5.2万,看着差距不大,但人家的人才流动快啊,斯坦福大学和谷歌之间的人才流动率能到37%,高校的理论研究和企业的技术落地无缝衔接。咱们呢,高校和企业间的互通率还不到15%。

谷歌单家企业,就有2569名AI人才,比咱们腾讯、阿里、华为加起来还多,他们人均论文产出是咱们企业的1.8倍,论文被引频次也高出15%。更别说人家女性科研人员占20.1%,咱们才9.3%,相当于每10个AI研究者里,人家有两位女性,咱们还不到一位,这创新生态的多样性差距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过话说回来,咱们也不是一点胜算没有。美国搞出ChatGPT后,咱们的团队不服气,DeepSeek就凭着低成本、高效率的开源模型在国际上露了脸,连OpenAI都得赶紧推出开放权重模型来应对竞争。

华为昇腾芯片被全球禁用后,干脆把硬件使能全面开源,这招"釜底抽薪"反而让更多开发者加入进来搞创新;在应用落地方面,咱们更是强项,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准确率飙到98%,商汤科技的人脸识别铺到了1200多个城市,这些都说明咱们把技术变成产品的能力确实厉害。

但根子上的问题还没解决。现在全球AI专利69.7%都来自中国,看着挺唬人,但仔细一看,大多是应用层面的小改进,真正涉及底层架构、核心算法的关键专利,还是攥在美国手里。

就像美国AI在气候预测这类"硬骨头"领域啃得很凶,复旦大学的"伏羲"模型虽然能预测45天天气,但用的还是人家Transformer架构的改进版。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跑了10亿英里,事故率只有人类的1/20,靠的是底层算法的持续优化;咱们的无人舰艇、无人机编队搞得风生水起,可核心控制算法还是跟在人家后面学。

当然了,差距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现在自己也有点慌,特朗普政府要把基础研究经费砍34%,退回到2002年的水平,这就给了咱们追赶的机会。

毕竟咱们的研发投入增速是美国的近4倍,人才规模每年以28.7%的速度猛涨,就差在关键技术上捅破那层窗户纸。DeepSeek这样的公司冒头,说明咱们也开始在原创路上试探,虽然步子还不大,但总比一直跟在别人身后强。

说到底,AI竞争就像长跑,美国现在领跑靠的是起跑早、基础牢,咱们虽然追得紧,但更多是靠着肌肉爆发力,还没形成自己的节奏。要真正实现超越,光靠把别人的技术拿来优化升级不够,得有勇气去啃那些没人啃过的硬骨头,从"做馒头"升级到"育良种",到那时候,才真能说咱们跟美国站在了同一起跑线。

现在,这场拉锯战才刚到中场,咱们能不能后来居上,就看这原创的底气能不能真正练出来了。

0 阅读:18
冥王星的主人

冥王星的主人

你喜欢的,就是我想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