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毛人凤病重,蒋经国得知后,寄去一笔钱并安排他赴美治疗,毛人凤却叹道:“恐怕我时日不多了!”
彼时的台湾,刚经历政权迁移,氛围紧张,“清查”活动频繁,负责此事的正是毛人凤及其掌管的保密机构。那几年,毛人凤权势极重,话语权足以影响他人境遇,即便一些高级将领对他也颇为忌惮。
但局势终会变化。50年代中期,蒋介石开始着力培养蒋经国接班,而掌控武装与情报系统是掌权的关键一步。毛人凤虽为蒋介石同乡且忠诚,却属戴笠旧部,对要搭建自己班底的蒋经国而言,成为了需调整的对象。
恰在此时,毛人凤被确诊肝癌,身体垮了。蒋经国很快知晓消息,他不仅探望毛人凤,送去大笔美金,还表示已联系好美国医院,治疗费用由相关方面承担——在当时,赴美治病是极少人能拥有的机会。
可毛人凤的反应出人意料,他既未感激,也未显露求生欲,只是望着窗外叹息,说出那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声叹息,既因他清楚肝癌在当时近乎绝症,是对生命将尽的感慨;更因他看透了政治处境:蒋经国的“关怀”,既有安抚其旧部、收买人心的考量,让他赴美治病,更意味着将他调离权力中心,一旦离开,他便再难插手原机构事务,所谓“治病”实则近乎“外放”。
对毛人凤而言,这句话更是“自己的时代已过”的写照——无论是否赴美、病情能否好转,他所处的那个情报体系时代,都已落幕。他拒绝赴美,选择留在台湾,最终于1956年12月11日病逝,或许在他看来,与其在陌生之地做无权无势之人,不如留在自己经营一生的地方,见证过往“格局”的终结。
毛人凤死后,其掌管的机构被改组,权力最终落入蒋经国手中。他一生为权力体系效力,却在最后发现自己不过是其中一枚棋子,当不再被需要时,只剩一声无奈叹息。这段往事所展现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复杂,即便时隔近70年,仍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