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韩复渠为什么傻傻的去开会?实际上是被李宗仁给骗去的,一个是韩复榘名义你就是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通知你去参加军事会议,这是正常操作。 韩复榘是个性格直率、急躁的人,曾在冯玉祥麾下立下赫赫战功,后来成为山东的“土皇帝”,在这里积累了自己的军队和势力。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的军事判断却出了大问题。 面对日军的进攻,韩复榘不仅放弃了战略要地,还一度选择消极避战,保存自己的力量,甚至做出了背离中央指挥的决定,严重削弱了战区的防线。 之前日军打过来的时候,他没怎么硬拼就丢了济南、泰安这些地方,甚至还私下跟四川的刘湘有联系,这些事蒋介石早就记在心里了,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下手。 为了重塑中央政府的权威,蒋介石决定要除掉韩复榘,但要避免引发内战,必须设法将他诱捕。 当时,李宗仁作为韩复榘的上司,他本身也有一定的地方实力,但与蒋介石的关系紧密。蒋介石安排了一次军事会议,名义上是要讨论一些军事事务,实际上是为了将韩复榘引入陷阱。 没过多久,国民政府通知要在河南开封开高级将领军事会议,第五战区的高层都在受邀名单里,韩复榘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他心里其实犯嘀咕,知道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不占理,担心这会是个圈套,可又没法直接拒绝——毕竟是战区层面的正式军事会议,身为副司令长官,不去的话既不合规矩,也等于变相承认自己心里有鬼,到时候反而更说不清楚。 就在韩复榘到达开封时,立刻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会场外布满了军警,而蒋介石早已等候在场内。与蒋介石寒暄几句后,气氛突然变得紧张起来,蒋介石指责他放弃济南,毫不留情地宣称这样的指挥官该死。 李宗仁也冷冷附和,韩复榘尽管心中明白局势不妙,但依旧不肯低头,反驳道:“山东丢失是我的责任,南京丢失又是谁的责任?”这句话彻底激怒了蒋介石,特务们迅速上前将他控制住。 韩复榘最终被迅速押解至武汉,军事法庭很快开庭审理他。他被控不听命令、擅自撤退等多个罪名,但始终保持沉默,拒不认罪。 1938年1月24日,他在武昌被枪决,终年47岁。 这一事件震动了全国,也成为蒋介石重树中央权威的关键一步。韩复榘的死,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军阀的悲剧,也是当时国家权力结构和军阀之间矛盾的象征。 虽然有人认为他死得冤枉,但不可否认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蒋介石采取这一手段,确实有效地稳定了中央政府的地位。
八路军刚成立时,蒋介石50岁,毛主席当年只有43岁。1937年八路军成立时,
【1评论】【11点赞】
用户14xxx17
将时期的军阀,大大小小没有一个不该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