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有一位老太太,她手握500万,每月退休金1万多,却买不起5块

如梦菲记 2025-08-25 17:25:07

2021年,上海有一位老太太,她手握 500 万,每月退休金1万多,却买不起5块钱的饼,每天啃馒头喝稀饭,直到有一次迷路,被交警送回家,看到她房门上贴着的9个大字,才揭开了她背后的秘密。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1年,在江苏昆山南站,一位91岁的老太太迷路了,晃悠在寒冷的车站里,仿佛有些失落和迷茫,幸运的是,一位细心的交警注意到她,随即将她送回家。   当警察进入她那简陋的住所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好奇:门上贴着一句话,“付出就是最大的收获”,这句朴素的格言不仅表达了老太太的生活理念,也让人想知道她背后的故事。   伍丽天,这位平凡的老太太,退休金每月高达一万多,身上有着超过500万的财富,但她过得十分简朴,她的生活充满了对自己和他人的严格要求。   每天的伙食费最多10元钱,吃的也仅限于最简单的馒头和稀饭,她住的地方简单、破旧,家里几乎没有任何奢华的物品。   邻居们对她的生活方式颇有议论,甚至觉得她“抠门”,不舍得享受她的财富,但她从未在意过别人的看法,真正揭开她背后的秘密,是因为那句贴在门上的格言,以及她背后无尽的善行。   伍丽天一生未婚,无儿无女,她从小在上海一个普通家庭长大,生活并不富裕,父亲早逝,母亲一人独自抚养五个孩子,家庭十分贫困。   伍丽天自小便懂得珍惜,她深知生活的不易,也因此培养了她助人为乐的精神。   尽管家里贫困,她依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学业,并成为了上海评弹团的老师,在工作期间,她专注于教学,完全没有时间考虑个人的家庭问题。   退休后,伍丽天并没有选择安享晚年,她将自己的退休金和积蓄用在了更有意义的地方。   退休后的一天,她偶然参观了贫困山区的学校,看到孩子们在破旧不堪的教室里艰难学习,心中触动不已。   学校的条件让她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的艰难岁月,那些年她也曾在简陋的环境中努力求学,看到孩子们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学习,她决定用自己的一份力量来改变他们的命运。   从那时起,伍丽天开始了她的助学之路,她没有选择让自己过上富裕的生活,而是将自己的积蓄都投入到为孩子们创造更好学习环境的事业中,她将自己在上海的房产卖掉,把卖房所得的资金捐赠给山区学校。   她甚至为了节省费用,每天的伙食费控制在10元以内,几乎不舍得花一分钱在自己身上,她穿着旧衣服,生活极为简朴,甚至从未为自己添置过新衣服。   2013年,伍丽天拿出了自己多年来积攒的50万元积蓄,为贵州毕节的贫困地区修建了一所希望小学,看到学校逐渐变得更好,她感到无比的满足和欣慰。   这所学校不仅为当地的孩子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也为他们带去了希望,伍丽天认为,自己活到这个年纪,最重要的就是能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但她的慈善之路并没有止步于此,2015年,伍丽天卖掉了自己在上海市中心的唯一一套房产,拿出这笔钱继续为山区的孩子们捐款。   她决定将卖房所得的一部分捐给江西都昌县的希望小学,另一部分则继续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对于她来说,这些钱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比她自己过得更好更重要。   伍丽天的奉献精神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她并不追求任何名利,也从不炫耀自己的善举,她始终坚持着一个简单的信念: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每次去山区学校看望孩子们,她都坚持坐最便宜的火车,甚至选择硬座票,只为了节省出更多的钱用于捐赠,她认为,自己的力量虽然有限,但只要每个人都贡献一点点,最终就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   在伍丽天的生活中,最大的享受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看到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帮助能够拥有更好的未来,她的每一笔捐款,每一份努力,都让她的心灵更加丰盈。   尽管她的生活方式简朴,甚至可以说是刻意节俭,但她的内心充实而富有,她的财富并不仅仅体现在金钱上,更体现在她为社会、为他人付出的无私奉献中。   这位91岁的老太太,虽然身患癌症,但她依旧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和贫困孩子们,她的生活和她的故事,打破了人们对“富有”这一概念的常规理解。   真正的富有,不是财富的积累,而是内心的充实和对他人的无私奉献,伍丽天用她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财富的真正意义”,并给我们每一个人上了深刻的一课。   信源:新华社——91岁奶奶卖掉上海市区房子,把钱花在这里……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