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李在明竟然媚日,可能几十亿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他前期为了抗议伊锡悦舔日,不顾生死,绝食24天,差一点一命呜呼。 当时,李在明被视为坚守历史立场、不畏强权的典范,甚至被一些人视作“敢与亲日行为硬碰硬”的英雄人物。然而,等他真正坐上总统宝座时,态度的转变就像一记重锤,直接打破了人们对他历史坚持的预期。 过去他在野时,曾猛烈批评尹锡悦和日本政府签署的那些协议,特别是涉及“慰安妇”和强征劳工的历史问题。他曾直言不讳地说,这些协议是“外交史上的最大耻辱”,是一种“历史正义的背叛”。 可如今,成为总统后的李在明,不仅不再追究这些协议的历史遗留问题,反而表示,尽管他个人对这些协议“难以接受”,但政府不会改变立场,必须继续履行。 他甚至公开表示,历史问题不应该过于纠结,反而频繁强调与日本的合作关系对韩国至关重要。这个反差,不禁让人感到困惑,也让很多韩国人觉得失望。 今年5月的时候,他就说要巩固韩美日同盟,把日本当成重要合作伙伴;到了6月,又说韩日关系要进“新时代”,得搞实用主义外交,不能光凭自己的信念做事。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他这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至于历史原则,好像就退到后面去了。 而且他上台后的外交动作也很明显,最先打电话的外国领导人是美国的特朗普和日本的石破茂,跟中国领导人通话反而在后面。 之前中国要办“九三阅兵”,他选择缺席,只派出了国会议长代为出席,紧接着就安排了访问日本,并且还计划赴美国访问。 韩国外长最近也频繁提到巩固美日韩同盟的必要性,并对中国的崛起表达了警惕。尽管李在明事后解释称将继续推动中韩关系的发展,但从他的实际行动来看,似乎很难看出这些言辞的真诚。 现在韩国国内好多人都不乐意了,几百个公民团体凑一起抗议,说他这是“开历史的倒车”,忘了当初竞选时说的话。 想想也是,当初他为了反对“亲日”能绝食到差点丧命,现在却对日本这么妥协,这种反差换谁看了都会觉得意外。 不过,站在李在明的角度来看,作为总统,他面对的责任和压力远比当年在野党时要复杂。国家的安全、经济的稳定以及国际局势的变化,确实需要在务实中做出取舍。 可能他认为,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和美国、日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对韩国的利益更为有利。然而,这样的转变,无论从情感还是逻辑上,都让人觉得难以消化。 毕竟,当初他为了坚持历史立场,几乎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今的“亲日”政策,未免让人感到有些背叛。
现在有些日本人骂起祖宗来比中国人还狠:“当年要是见好就收,现在说不定能混成联合国
【10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