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智驾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堪称行业地震。
就在大家还在围观某些车主在高速上开着“智驾”呼呼大睡……
把方向盘当摆设的作死表演
甚至觉得这很“酷”的时候,工信部一盆冰水直接从头浇到脚。
导火索?
说起来就让人心头发紧,是那些用生命给整个行业敲响的警钟,推动了监管的铁拳!
工信部最近开了个会,流出的纪要文件,字字珠玑,核心就几个字:安全第一,别瞎吹!
具体来说,什么“公测”、“千人团万人团”,以后想都别想,
拿用户当小白鼠的路子,堵死了!
想上新功能?老老实实走公告,充分验证再说。
还有,那些花里胡哨的宣传词也得收敛点。
什么“自动驾驶”、“自主驾驶”、“高阶智驾”?
通通打回原形,以后老老实实叫“组合辅助驾驶”!
L2就是L2,别瞎用L3的词儿碰瓷。什么“接管”?想得美!
更狠的是,频繁OTA(空中升级)也要被重点关照了。
以前觉得OTA越快越牛逼?
现在告诉你,那可能意味着产品有缺陷!紧急OTA?对不起,先走召回流程。
还有那些“脱手脱眼”的骚操作,比如什么代客泊车、一键召唤,只要驾驶员可能不在车上盯着,通通禁止申报!
想让车自己跑?先问问交通法答不答应。
这套组合拳下来,给整个狂飙突进的智驾行业,狠狠地戴上了“紧箍咒”。
以后车企名嘴们在宣传自家智能驾驶系统可就该多多小心咯。
就在前不久,3月份吉利的财报会上,高管桂生悦表示:他们始终对智驾要保持敬畏,对安全感到战战兢兢。
当时他还批评有些企业搞“东拼西凑”的方案,把消费者当试验品。
彼时可能还有人觉得吉利是不是太保守了,跟不上时代了?
现在回头看,这发言的含金量,瞬间拉满。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工
信部的铁拳,恰恰印证了吉利这种“安全至上,不玩虚的”的务实态度,反而是更稳健、更长远的路子。
人家搞的那个 “千里浩瀚”智驾方案,从始至终强调安全平权,现在看来越发显得有前瞻性。
所以啊,这波整顿,对那些激进的新势力可能是当头一棒,但对一直把安全刻在骨子里的“老实人”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毕竟,开车不是打游戏,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浮夸和侥幸。
这场智驾的狂热,是时候降降温,回归理性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