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新任的总政黄副主任(开国中将)登门,请原总政文化部部长李逸民少将(正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8-26 22:03:19

1969年,新任的总政黄副主任(开国中将)登门,请原总政文化部部长李逸民少将(正在休养)出山。一见面,黄副主任说明了来意,李部长却讲:“你混得好,当了装甲兵政委,其他人都倒霉了,就你没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9年,新任总政治部副主任黄志勇中将前往北京一处住所,拜访原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李逸民少将。 当时总政治部正在重建,急需经验丰富的干部,黄志勇希望邀请李逸民重新出山工作。 李逸民自1964年以健康原因离职休养后,一直远离工作岗位。 当黄志勇表明来意时,李逸民并没有接受邀请,反而直言不讳地说:“你混得好,当了装甲兵政委,其他人都倒霉了,就你没事。” 这句话不仅反映了李逸民个人的态度,也揭示了当时特殊历史背景下许多老干部的复杂处境。 李逸民之所以有这样的反应,与他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他1904年出生于浙江龙泉,早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是少数受过高等教育的军队将领。1925年,他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 他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时被捕,度过了十年的牢狱生涯,直到抗战爆发才被组织营救出狱。 在狱中他坚持学习,博览群书,这为他后来成为将军中的“文化人”奠定了基础。 出狱后他前往延安,虽然重返革命队伍,但由于长期脱离前线,他的工作更多转向了宣传、文化和后勤领域。 新中国成立后,他曾在公安部队政治部、《解放军报社》和文化部担任领导职务。 1964年,李逸民选择离职休养,这在开国将帅中算是非常早的。 关于离休的原因,有记载显示文化战线的工作并不轻松,据说“有人干预他的工作”,他“思来想去,决定不干了,设法下台”。 加上1963年犯过心脏病,他便以身体原因离职休养。 这一步在随后到来的特殊时期,客观上使他避免了许多冲击。 尽管离休,李逸民并未完全远离时事。 据记载,运动初期他还曾带着“兴奋的心情”去看大学报,但看清内容后情绪马上就变了。 还有人劝他不要“凑热闹”,赶紧回家,这可能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1969年,因备战需要,在京没有实际职务的干部被疏散到各地,李逸民也在名单上,但他以身体不好、到外地看病不便为由,硬是拖着没走。 黄志勇当时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他1914年出生,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1969年调任总政副主任之前,担任装甲兵政委。 有资料显示,黄志勇在装甲兵搞运动“很积极”,这可能引起了李逸民的反感。 黄志勇在总政工作的时间并不长,据说不久就离开,到八十年代以离职休养告终。 这次不欢而散的拜访,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背景和许多老干部的内心困境。 一方面是机构重建与人才短缺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是难以言说的政治压力与个人顾虑。 许多干部在运动中受到冲击,李逸民虽然侥幸躲过,但心有余悸,对当时的局势有自己的看法。 李逸民最终没有答应出山,选择继续留在休养状态。 他晚年致力于文史工作,担任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革命史组副组长,对革命斗争史的撰写、收集、审阅做了大量工作,并著有《狱中十年》、《李逸民画选》等作品。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看到的是老一辈革命家在特殊时期的个人选择与坚守。他们的人生轨迹交织着光荣与梦想,也包含着无奈与坚韧。这些选择背后,是他们各自的性格、经历以及对时局的判断,也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信息来源: 《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 全国政协官网《文史资料委员会沿革》

0 阅读:97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