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净值出来了,
场内ETF账户今天亏损1.1万;
场外基金账户今天亏损0.7万;
两个账户合计亏损1.8万。
这个跟昨天合计盈利13万相比,这个回调算是非常小了。
最近博格被问最多的问题是:“到底何时止盈?”
这个问题博格要说两句:
(1)散户真的还没有大规模入场?
无论是主动基金还是A股ETF,今年以来的份额都没有显著的增长。
图片
PS:近期ETF规模增长主要来源净值增长,而非因为散户申购带来份额增长导致的规模增长。
散户没有借道公募基金入场,是不是借道保险理财了?
博格特意找来数据:
“根据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末,中国保险资管行业管理规模达33.26万亿元,在大资管行业中位居首位。2025年上半年,保险资管业务呈现结构性调整,债权投资规模收缩,而资产证券化(ABS)和股权规模显著增长,分别同比上升46.15%和188%”
关键词:保险资管投资股权规模显著增长,同比上升188%。假设2024年投资权益规模为2万亿的话,今年这个规模可能增加到近6万亿了。
这个规模远远超过主动公募的3万亿了,这次牛市或许不会再现公募基金大卖了。数据告诉我们没有必要等散户大规模入场再减仓了。
(2)不敢减仓也不敢加仓,唯有高切低了。
关于减仓与加仓这事,博格非常矛盾。
一边是2014-2015年牛市的回忆,怕止盈过早错过后面的大肉;
一边是2022-2023年熊市的回忆,怕不获利了结的话浮盈又吐出去;
只能保持80%仓位不变,再进行一些高低切。
例如:
私域发车三次减仓港股创新药加仓化工指数,累计减仓创新药15万,加仓化工15万。
没想到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加仓15万化工已经盈利近10%了,这样的高低切还有很多其他操作。
结论就是,博格不会轻易减仓或者加仓,唯有继续保持80%仓位,继续进行“高切低。”
寒武纪发半年报基金[超话]A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