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岁基辛格坦言:若中美开战,美国盟友虽多,恐怕仅3个国家参战 2023年5月,一个连雨带雾的夜晚,曼哈顿东55街的旧式会所灯火通明。百岁高龄的基辛格被人扶着走进酒会大厅时,时任美国陆军某司令部的少将突然靠近,压低声音:“假设今晚枪声就响起,美军真能拉上盟友打赢中国吗?”老人没有立刻回答,只是端起酒杯看向窗外,“民族向心力不提高,再多朋友也无济于事”,这句话像针一样扎破了屋里的轻松气氛。 话题发酵得很快。几天后,圈内盛传:基辛格认为,一旦中美冲突升级,美国点名能跟着出兵的,恐怕只剩英国、加拿大和以色列。消息一出,五角大楼有人嗤之以鼻,也有人沉默不语。到底是危言耸听,还是老辣洞见?得往前翻一页历史。 1950年10月,朝鲜半岛炮火连天。在美国牵头下,“联合国军”挂了22面旗,但真正把成建制部队推到前线的,只占寥寥几国。南非只派了一个飞行中队,泰国来的是工程兵,更多国家连营级单位都凑不齐。那场战争早已尘埃落定,却给美军参谋系统留下难以忽视的教训:盟友数量不等于可用兵力。基辛格当年在国务院亲眼见过这个落差,如今旧事重提,分量自然不同。 为什么他认定只有三国敢把部队派上战场?一层原因是核威慑。中美都是核大国,谁敢赌自己不会成为导弹坐标?第二层是经济捆绑。中国已是全球前三大经济体,任何对华全面开战的国家,都要为失去这块市场付天价赔偿。大国更清楚成本,小国更怕殃及池鱼,两相权衡,袖手旁观成了最现实的选项。 那就来看这三位“敢死队”—— 英国。从文化传统到安全情报体系,伦敦与华盛顿拴在一根链条上。冷战结束后,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几乎凡是美国先动手的地方,都能找到英国旅级以上部队。哪怕国内反战游行塞爆特拉法加广场,唐宁街也没有真撤过旗。英国深知:若美国霸权失血过快,自己在北约和英联邦内部的话语权就会缩水。基辛格当年推行“三脚凳”战略时,英国是第一只脚,如今仍然如此。 加拿大。与美国陆地边界长达8893公里,连哨所都懒得设,大量油气、电力、情报系统一体化运行。要让加拿大在重大危机里背对美国,堪比让渔民放弃出海。更现实的是,加拿大自70年代就把防务预算捆在北美防空司令部框架里,真打起来,不出兵反而麻烦。 以色列。中东这块多事之地,对特拉维夫而言,美国等于最后一道保险。上世纪几次中东战争,F-4战机、M-60坦克、爱国者导弹,哪一样不是美国大量军援?美国若疲软,以色列必陷孤岛。再加犹太资本跟美元体系的共生关系,以色列对华盛顿的依赖远超过表面盟友结构。为了国家生存,它绝不会旁观。 有人好奇,日本韩国靠得这么近,难道不会参战?基辛格给出的潜台词是:越靠近战区,越知道炮火厉害。东风-17与鹰击-21的参数不必赘述,数分钟即可覆盖釜山、横须贺。战场一旦外溢,这两个高度工业化的半岛与群岛经济体将瞬间停摆。东京政客嘴上强硬,真要签字派兵,议会和财阀首先站出来拉闸。韩国更现实,内部朝野对驻韩美军的分歧早就公开化,谁都不想当第一批受击目标。 再放眼欧洲大陆,德法意西这几个经济体对中国市场与供应链的黏性肉眼可见。俄乌冲突已经令欧盟能源成本高得令人肉疼,他们不会再为另一场大国战争火上浇油。北约条约第5条固然写得漂亮,可涉及非成员国冲突时条款并不生效,各国领导人都熟得很。 基辛格在酒会结束时又补了一句:“零和思维只会制造新孤立。”在场的几位年轻议员却笑不太出来。老人拄着拐杖慢慢离场,留下的,是一个并不复杂的算术题:能否靠三面旗,填满太平洋战区那张巨大的兵棋推演图?兵棋不会撒谎,计算器也不会偏袒任何人。
100岁基辛格坦言:若中美开战,美国盟友虽多,恐怕仅3个国家参战 2023年5月
旑旎映芙蕖
2025-08-27 00:13:47
0
阅读: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