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陨落!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院士离世,我国防空导弹领域痛失一位巨擘。 昨日中午11时08分,我国工程院院士于本水,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离世,享年91岁。 于本水是1934年出生,老家在吉林省,1953年,于本水入到后第二年,就去了北京俄语学院学俄语,这也为后来出国读书打下了语言基础。 1955年9月,他去往了苏联的莫斯科航空学院,学的是飞行器设计,这个学校在当时也是航空航天领域中的顶尖学校,在1960年,他学成回国后,就被分到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 从这时候开始,他就一头扎进了中国防空导弹事业的初创工作里,从中国第一代到第三代防空导弹的研究,他都拼了很多心血。 最早研究防空导弹的时候,咱们是照着别人的导弹防制,他带着团队冲破种种难题,在1965年吧“红旗一号”防空导弹仿制成功率,这一下,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低空导弹。 后来他还负责了“红旗三号”导弹的整体设计方案,给中国防空导弹事业打下了很结实的基础。 之前我国防空作战时,一直有个大难题,敌人的飞机老来侦察,还会躲导弹,于本水就当课题负责人,带着研究小组白天黑夜地攻关,研究出了“近快战法”,成功的将这个问题给解决了。 1963年时,低空导弹二营就用了这个战法,算是第一次打下了一架敌人的U-2飞机,后来这个战法就在防空导弹部队广泛推广,敌人的飞机也不敢随意来中国捣乱了,祖国的领空也被保护的更牢。 随着防空需求的变化,于本水接下了新一代代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当时的他都快60岁了,还先后当了舰空导弹系统的副总师、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总设计师。 他带头造出了中国的第一个第三代舰空导弹,这可是咱们国家第一次能拦住贴着海面飞的导弹。 还做作为总设计师,把中国第一型能防敌人精确制导武器的野战防空导弹搞了出来,这些都让中国整体的防空和反导能力都提了上去。 他为中国第一代到第三代防空导弹的研究,付出了特别多的心血,严格遵守国家安全的纪律,工作上的事情,连身边的家人都不跟他们提。 妻子朱小泉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他们在学校的共青团组织相识,曾共同前往苏联留学,于本水提及爱人总是觉得特别感谢。 他认为养育三个儿女的重担全都压在妻子头上,于本水笑着说:“军功章应该给他一半”,他们夫妻俩被大家称为航天夫妇楷模。 1999年,于本水和夫人朱小泉曾去到大营城子存,为自己的母校大营城子小学,捐款了两万元,还为100多名师生换了新座椅。 而且于本水为人低调又谦虚,之前陆地上、海上用的两型导弹研究成功了,别人问他秘诀,他总说是“因为有一支好团队”。 说起每一次重要的技术突破,他也总把各个专业的技术骨干,排在“成果完成人”名单的前面,还说自己“顶多就是个带头的、领着大家干的人”。 不仅如此,于本水做事还很细心,在研究防空导弹的时候,于本水为了攻克导弹的重要技术难题,小到导弹上零件的生产质量把控,大到整个导弹的实验,他都一点不马虎,全程跟着参与。 另外,于本水还很愿意帮助年轻人成长,他在北航、哈工大这些学校当兼职教授,带博士生,30多年,他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很多学生后来都成了总设计师、学术带头人这样重要的角色。 就算后来不继续在一线领导工作,他也丝毫没闲着2004年他70岁生日那天,还在实验基地帮年轻科学家解决问题。 从1960年归国投身防空导弹,直到去世之前都还在心系航天,他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个领域,这种“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专注,让人佩服。 正是因为他足够专注,才能在不同阶段都做出突破,为祖国建设更好的未来!
巨星陨落!防空导弹专家于本水院士离世,我国防空导弹领域痛失一位巨擘。 昨日中午1
陌上伊人笑
2025-08-28 13:00:48
0
阅读: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