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中国”,认同“一个中国”与“中国人”,正成为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路线竞争主轴!

沈言论世界 2025-08-30 10:17:15

拥抱“中国”,认同“一个中国”与“中国人”,正成为国民党主席选举的路线竞争主轴!郑丽文不只喊出“我是中国人”,还表示“台湾是中国的一部份”“解放军围台军演是行使对台管辖权”。其他包括罗智强、张亚中等,没人敢在这个问题上有模糊空间。   郑丽文的立场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她将两岸议题的核心指向了身份认同。她不仅自己认同中国人身份,还要求国民党整体明确这一立场,否则“就该去民进党”。   这种态度与其个人背景有关,她的父亲是云南人,这让她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更深刻的理解。她还提出让“两千三百万人开心,十四亿人开心”,试图在两岸民众的共同利益中寻找共识。   罗智强的参选则让局面更加复杂。他虽也承认“两岸同属一中”,但强调“一中”指的是“中华民国”,这是一种更接近“一中各表”的立场。他还打出“征召卢秀燕选2028”的承诺,表面上是为整合泛蓝力量,实则分散了统派的票源。   他的策略看似务实,却暴露了国民党长期以来的问题:一到党内选举就往“中国”立场靠拢,一到全台性选举就闪烁其词。这种双重性格不仅让选民困惑,也让党内路线难以延续。   张亚中则是另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长期坚持“两岸同属一中”,并提出“和合”理论,主张通过和平协议结束敌对状态。   他还强调,台湾应成为“非战和平区”,并提出四项承诺:接受“九二共识”、承认台湾人是中国人、拒绝外国军队部署、仅保留自卫武力。   洪秀柱的态度同样关键。作为统派精神领袖,她并未直接支持郑丽文,反而多次公开肯定朱立伦的努力。   这种选择背后,是对党内稳定和路线延续的考量。她担心郑丽文虽延续统派路线,但缺乏历史权威和派系根基,难以有效推行政策。   而朱立伦虽然被批评为“软弱”,却能通过维持现状确保洪秀柱的政治遗产不被颠覆。这种权衡暴露了国民党的深层困境:人才断层、路线摇摆、内耗不断。   国民党的困境在于,它既想拥抱“中国”认同,又担心失去中间选民;既想反对“台独”,又不敢大力推动统一。   这种矛盾在选举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候选人们争相展示自己对“中国”的忠诚,但到了全台性选举,又千方百计回避相关表述。这种双重标准不仅削弱了国民党的公信力,也让两岸关系难以突破现状。   事实上,国民党的路线之争背后,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大陆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不可动摇的框架。国民党内的统派力量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试图通过明确立场为国民党寻找新的出路。   总之,国民党主席选举中的“中国”认同之争,折射出两岸关系的复杂性与必然性。无论是郑丽文的坚定立场、罗智强的务实策略,还是张亚中的理论建构,都在试图为国民党找到一条出路。   但问题在于,国民党是否真的有能力摆脱内斗传统,真正拥抱一个清晰而有担当的未来?答案或许就在这场选举的结果中。

0 阅读:111

猜你喜欢

沈言论世界

沈言论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