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竟说中方搞“侵略”,中方立刻打出一记重拳,德方傻眼:怎么不惯着自己了。[

优优谈过去 2025-08-30 11:26:27

德国外长竟说中方搞“侵略”,中方立刻打出一记重拳,德方傻眼:怎么不惯着自己了。[凝视]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12月初的访华之行,注定不会平静,这位以对华强硬著称的政治人物,在踏上中国土地前,就已经释放出不友好的信号。 12月1日,贝尔伯克在访华前的声明中指责中国通过“经济和军事手段援助俄罗斯”,违背了“欧洲的核心利益”。她还在电动汽车产业问题上向中国施压,声称中国“破坏国际市场的公平竞争”。 这种“未见面先放狠话”的做法,让人不得不怀疑她此行的真实意图。 12月2日至3日,贝尔伯克如期访华,与中国外长王毅举行第七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表面上,这是一场正常的外交活动,但背后的火药味十足。 中方的回应既专业又有力,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示:“中俄企业正常交往合作不针对第三方,不应受到第三方的干扰和影响,当前包括欧美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我们敦促欧方不要搞双重标准。” 这句话可谓一针见血,欧洲多国至今仍在购买俄罗斯能源,德国自己也不例外,却偏偏要对中俄正常贸易指手画脚,这不是双重标准是什么? 更耐人寻味的是德国内政的复杂背景,德国经济持续低迷,制造业面临挑战,政治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外“秀强硬”或许能转移一些国内注意力。 但贝尔伯克似乎忘记了一个基本事实:中德经济深度融合。德国汽车巨头们在中国市场赚得盆满钵满,中国也是德国重要的贸易伙伴,这种“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诚实”的做法,连德国媒体都看不下去了。 王毅外长在对话中表示:“世界越是动荡,大国越要保持定力,大国关系更要维持稳定。”这话既是对德方的提醒,也展现了中国的大国担当。 中国的电动车产业崛起,靠的是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而不是所谓的“不公平手段”,欧洲车企如果跟不上步伐,应该反思自己的创新能力,而不是怪别人跑得太快。 一些分析人士注意到,北京对贝尔伯克的强硬言论并没有进行激烈反驳,这或许反映了中国外交的成熟和自信:既不妥协原则,也不被情绪绑架。 德国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理应在中欧关系中发挥建设性作用,但如果总是被跨大西洋联盟的考量绑架,恐怕最终受损的还是德国自己的利益。 全球化时代,合作共赢才是正道,中德两国作为世界重要经济体,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心态和长远的眼光。 当然,外交就是在分歧中寻求共识,在合作中管控分歧,中德之间有不同看法很正常,关键是如何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这些分歧。 你觉得贝尔伯克这种访华前“先发制人”的做法,是真的为了维护德国利益,还是更多出于国内政治考量?德国这种在中美之间左右摇摆的外交策略,最终会让谁获益?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

0 阅读:156

评论列表

时光逆行

时光逆行

4
2025-08-30 12:07

这个叼毛算老几!!

猜你喜欢

优优谈过去

优优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