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就在刚刚!俄罗斯政府突然宣布!9月1日到9月30日,所有车用汽油一滴都不准出国,连生产商也得乖乖把油留在国内,10月1日起才给自家炼油厂"松绑"。 克里姆林宫最近的一个决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从9月1日开始,俄罗斯按下了汽油出口的暂停键,这个禁令会一直持续到9月30日。 这事儿对于一个坐拥秋明、萨哈林等巨型油田的能源大国来说,突然搞起了“闭关锁油”,背后藏着的故事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 要知道,俄罗斯的能源动脉正面临着双重挤压,一方面,乌克兰的攻击直接瞄准了他们的炼油厂,另一边,秋季又是农业生产的旺季,田里的拖拉机和收割机嗷嗷待哺,对燃料的需求一下子就顶了上来。 两种压力碰头,结果就是国内部分地区真的“断粮”了。 像克里米亚和外贝加尔等地,很多加油站干脆就把95号汽油的牌子给收了,这直接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一个石油生产大国,国内居然闹起了油荒,这画面多少有点“荒唐”,但也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所以,暂停出口,把有限的资源先留在国内,保障农业生产和民心稳定,成了最直接的选择。 但这手操作,从国际棋盘上看,更像是一次主动的落子,现在全球能源市场本就动荡不安,地缘冲突一波接一波。 俄罗斯通过切断出口,相当于给自己建了一道防火墙,让国内的油价和供应不再跟着国际市场的过山车走,增强了自身的能源安全感。 这一招,也让那些依赖俄罗斯汽油的国家瞬间傻眼,不得不满世界地找新的卖家,短期内直接加剧了国际市场的竞争。 这很符合俄罗斯一贯的风格,他们向来擅长根据内外形势,灵活地打出手中的能源牌。 同时,这个禁令,不光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燃眉之急,更是在向世界宣告:即便身处战时,能源的阀门依旧牢牢攥在我自己手里。 最有意思的是这个“一个月”的期限,按计划,对炼油厂的限制在10月1日就会解除。 这说明官方判断,问题是短期的、可控的,或许只是想借此机会搞一次压力测试。 然而,这次“演习”也可能是在试探一种新的玩法——一种“国内优先”的能源战略。 它像一个警告信号,提醒所有国际买家,俄罗斯的供应不是理所当然的,未来随时可能因其国家利益而改变。 这既可能倒逼全球市场去寻找更多元的供应渠道,也让俄罗斯在未来的博弈中,多了一张可以打的牌。 所以说,这个看似简单的汽油出口禁令,其实既反应出了俄罗斯在重压之下的脆弱和承压点,又折射出它运用自身资源进行战略控局的老道和决心。
同样是石油却是不同的价钱。俄罗斯卖给印度的石油35美元一桶,而卖给中国的石油是8
【22评论】【1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