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的教育片《夺印》(八一电影制片厂,1964)。《

杨阜与过去 2025-08-31 00:20:10

介绍一部上世纪六十年代,四清运动的教育片《夺印》(八一电影制片厂,1964)。《夺印》在当时影响不小,还有因它翻拍的地方戏、话剧、连环画等。 《夺印》是文革爆发前,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理论指导下,所产生的一部故事片。电影中的村庄小陈庄,宛如当时赫赫有名的“桃园大队”。六十年代初电影 这样一个农村生产队,在书记缺位的情况下,大队长、会计、队委、仓库保管员等,都从根上烂掉了,他们牢牢把握着生产大队的行政大权和经济命脉,腐蚀拉拢干部,破坏生产,使解放区的晴朗天空上飘散着乌云。 就在这个时候,李炎饰演的大队书记何广清出现了。他面对的不仅是险恶的斗争环境,还有社员们涣散的人心。广清书记来到村庄后,他第一步通过拒绝刘季云饰演的瘸大爷等一伙人的拉拢,赢得一个正面形象;又通过亲力亲为加强生产指导,争取到基层群众的支持。 然后他又从群众口中判断出小陈庄的问题,关键是在仓库保管,根子是在农村的基层权力丧失。为了使斗争更加复杂尖锐,电影将广清书记的对立面,划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阴险恶毒者,一是蒙蔽受骗者。阴险者如队委、会计、保管员等在后面煽风点火;蒙蔽者在前台跳梁呐喊,明枪暗箭,针对着书记与他的同盟者,如胡素芳。 当书记在时,正义的斗争节节胜利。当书记不在时(如出差向公社、县里汇报情况),正义的斗争暂遭挫折。这样创作,从艺术上说,这是为了使电影更加好看,有波澜,不平淡。从政治上说。这是为了体现党的领导的正确、坚韧、百折不挠和通向胜利。文革老电影 所以,考虑到这部电影产生的时间和表现的斗争方式,可以说它是当时四清运动的教育片。

0 阅读:0
杨阜与过去

杨阜与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