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严惩!”8月26日,湖南怀化,一七旬老汉因为自己身患绝症,就经常跑到周围的商户里骚扰女店主和顾客,报警之后因为他的身体原因,也只能对他口头教育,这让他更是变本加厉起来,网友:在临终之前都不能做做好事积德行善吗! 据受害女店主回忆,老汉从不会选择有男店员在场的店铺,专挑女店主独自看店的间隙闯入——有时是突然凑近说污秽言语,有时是趁店主整理货物时动手动脚。 有位女店主为了躲他,曾临时锁门去隔壁店铺待了半小时,可回来时却发现他还在店门口徘徊,嘴里念叨着“就等你一个人”。 这种精准的“挑软柿子捏”,早已不是“老人糊涂”能解释的,更像是明知女性店主反抗能力较弱,故意实施的恶意冒犯。 更让商户们无奈的是,“给钱求安宁”的退让,反而成了老汉得寸进尺的“诱饵”。有位店长曾因不堪其扰,给了他20元现金,反复叮嘱“拿了钱就别再来了”。 可第二天一早,老汉竟主动找上门,理直气壮地说“昨天的20元是昨天的,今天想让我不闹,得再给20元”。 这种将“骚扰”明码标价的无赖行径,彻底打破了商户们“花钱消灾”的幻想。 他们发现,退让不仅换不来安宁,反而让老汉觉得“这种方式能捞到好处”,进而把骚扰范围从女店主扩大到进店的女顾客,甚至在店铺里追着女顾客搭讪,严重影响了正常经营。 而民警的“口头教育”,看似是无奈之举,实则成了老汉变本加厉的“底气”。每次商户报警,民警赶到后,老汉都会立刻“示弱”:要么捂着肚子说“癌症疼得受不了,就是想找人说说话”。 要么拿出病历本强调“尿毒症快不行了,没几天活头”。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对于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违法嫌疑人,确实可能依法不予拘留,只能进行批评教育。 可这种基于人道主义的处置,却被老汉当成了“免罚金牌”。 他摸清了“报警也只能口头说两句”的规律后,不仅不收敛,反而在民警离开后,对着商户嘲讽“警察都管不了我,你们还能怎么样”,甚至故意在店铺门口徘徊更久,用眼神和动作挑衅。 值得反思的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传统认知,不该成为纵容恶意的“枷锁”。社会对身患绝症者的同情,源于对“生命末期”的共情,可这种同情的前提,是对方不侵犯他人权益。 怀化这位老汉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寻求关怀”的范畴,变成了蓄意的恶意骚扰——他利用“绝症”博取同情,用“年龄”逃避责任,本质上是对“弱势群体保护”的滥用,也是对社会道德底线的践踏。 网友们的愤怒,并非不体谅他的病情,而是不满他“拿绝症当作恶借口”的自私,不满“好人受气、坏人逍遥”的不公。 如今,怀化这起事件还没有明确的解决结果,但它已经给所有人提了个醒:法律的人道主义,不能成为违法者的“保护伞”;社会对老人的尊重,不能变成对恶行的“无底线包容”。 对执法部门而言,需要在“保障违法者健康”与“维护受害者权益”之间找到更精准的平衡,比如通过联合社区、家属形成约束合力,而非单纯依赖“口头教育”; 对商户而言,遇到类似情况要及时留存证据(监控、录音、证人证言),为后续维权提供依据; 对社会而言,也该打破“老人=弱势”“绝症=无辜”的刻板印象,明白“善恶与年龄、健康无关”,唯有守住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才能让每个人都能在安全的环境里生活、经营。 说到底,怀化这位老汉的行为,不是“绝症导致的糊涂”,而是“明知故犯的恶意”。他用自己的行为证明,“绝症”从来不是“作恶免罪符”,年龄也不是“侵犯他人的借口”。 希望这场纠纷能推动更多人思考:如何让法律的温度不被滥用,如何让受害者的权益不被忽视,如何让“人之将死”的生命末期,回归应有的体面与底线。 信息来源:《七旬老汉专挑女性看店进屋骚扰,在监控死角动手动脚摸大腿,店家:他身患绝症,警察也拿他没办法》青岛广电
“必须严惩!”8月26日,湖南怀化,一七旬老汉因为自己身患绝症,就经常跑到周围的
锴锐说科技文化
2025-08-31 17:55:12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