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冀察纵队政委刘道生发现,司令员郭天民缴获了一批物资后,却没有上交,而

芸霄记史 2025-09-01 10:34:21

1946年,冀察纵队政委刘道生发现,司令员郭天民缴获了一批物资后,却没有上交,而是瞒着聂荣臻,悄悄养了1万多名老兵!   这事表面上没人知道,但在张家口失守之后,背后的矛盾终于爆发了出来。   那次总结会上,郭天民压不住心里的火,当场责备上级聂荣臻,说要不是之前大规模裁军,队伍元气都伤了,否则张家口也不会丢。   全场气氛一下子变得特别僵,刘道生虽然没插话,但他内心其实也认同郭天民的观点。   很多人当时不明白为什么郭天民这么激动,仔细回头看才发现,矛盾其实是由几个月前的“整军”政策埋下的。   当时国共双方还在谈判,中央提出要整顿部队减少兵力,聂荣臻态度很坚决,全军三十二万人要减掉十二万。   郭天民和刘道生都觉得这时候裁军不合适,因为他们判断国民党根本就没打算真正和谈,提这种要求就是让对方捡便宜。   可聂荣臻主意很大,没给两人反对的空间,最后命令还是下来了。   郭天民虽然嘴上答应,心里却根本不服气。   最早他和刘道生并肩指挥过打张家口一仗,那次战役缴获的枪支弹药和一些金银全都掌握在他手里。   趁着这批物资没完全交上去,他直接留下,用这些装备把一万多名老兵都给稳住了。   本来按照裁军命令,这些士兵应该回家变老百姓了,但郭天民暗中让他们留下,继续作为生力军。   刘道生后来发现郭天民这番操作,完全选择站在他一边,两人心照不宣,一起扛下这个责任。   这批人最终起了大作用。   1946年9月,国民党兵力突然进攻张家口,郭天民和刘道生领着冀察纵队,正是靠着这批秘密保留下的老兵顶住了快两周的大战,硬是消灭了敌方不少人。   但最后,张家口还是因为另一个方向被敌军绕过去没守住。   郭天民太憋屈,就在总结会上爆发出来,把责任归到裁军头上。   这件事情很快被中央重视,朱老总亲自前来调解。   郭天民态度坚决,主动要求调离,最后去了晋冀鲁豫野战军担任副参谋长。   刘道生也同样不愿意留下,拒绝了新职位,转到冀热辽军区,后来进入东北野战军。   原本成天搭档的两个人,因为这场风波分道扬镳,各自奔赴不同战场。   这场风波让人很难下一句话定论,郭天民虽然做法不按规矩,但如果不是这些物资和兵力,也许早就守不住那场硬仗。   你怎么看郭天民当时的选择?欢迎说说你的想法。 参考信源:《聂荣臻传》

1 阅读:147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