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光刻机断供还可怕?!日本这刀真要捅下来,中芯、长存恐“断气”!国产芯片最后希望,竟然是它?! 日本想要扼住我国半导体的咽喉?光刻胶保卫战正式
光刻机被卡脖子是没法喘气,光刻胶断供那就是直接被拔氧气管。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 全球高端光刻胶市场,日本信越化学、JSR、东京应化这三家企业攥着 93% 的份额,ArF 光刻胶更是 100% 由日本垄断。中芯国际和长江存储的先进制程产线,现在就像挂在悬崖边的缆车,缆绳就是日本光刻胶。
最危险的是,光刻胶这东西不像设备还能拆东墙补西墙。2025 年 2 月日本福岛地震,信越化学的 KrF 光刻胶产线直接瘫了,结果就是中芯国际北京厂的 28 纳米产线被迫减产 30%,长江存储的 128 层 NAND 扩产计划推迟半年。你以为库存能撑多久?某头部代工厂的光刻胶库存连三个月都不到,断供一周就得全线停工。
更绝的是日本这刀捅得精准。2025 年 4 月新出台的出口管制,直接把 ArF 光刻胶、高纯度氟化氢等 23 种材料列入 "特别管理清单",连台积电南京厂都得向日本经济产业省申请许可证才能拿货。
中芯国际的 14 纳米产线现在每月需要 3 吨 ArF 光刻胶,其中 80% 来自信越化学,剩下 20% 是 JSR 的货,国产替代的南大光电虽然通过了验证,但月产能只有 500 公斤,根本填不上缺口。
有人说那用成熟制程的光刻胶行不行?想得美!28 纳米以下制程必须用 ArF 光刻胶,这就像开赛车不能用拖拉机轮胎。
国产光刻胶现在卡在纯度上 —— 日本信越的顶级 ArF 光刻胶纯度能做到小数点后九个 9,国产货还在七个 9 上挣扎,直接导致中芯国际用国产胶的良率从 90% 跌到 65%,一片 12 寸晶圆成本增加 2000 美元。
但国产替代也不是完全没希望。清华大学团队搞出的 EUV 光刻胶,用碲元素替代传统材料,关键指标达到国际水平,还在长江存储完成了 5000 片晶圆的量产测试,良率 99.7%。
不过这东西量产需要提纯碲元素,全球每年就产 500 吨,中国虽然储量占 53%,但提纯技术刚突破,江西铜业的新产线还在调试,2026 年才能稳定供货。
最有意思的是,日本自己也在玩火。他们限制出口的光刻胶,美国企业其实占了 73% 的采购量。要是日本把美国客户也得罪了,英特尔俄勒冈的 EUV 光刻机就得停工,这就像用刀捅别人结果刀尖扎自己手上。
更逗的是,日本企业为了绕过管制,开始在东南亚设厂迂回出口,比如信越化学在马来西亚建了 KrF 光刻胶产线,但运输时间从 3 天变成 21 天,中芯国际的库存警戒线被迫从 15 天提到 45 天,成本又涨了一截。
现在最尴尬的是韩国。2019 年被日本卡脖子后,他们花了 6 万亿韩元搞研发,结果到 2025 年 EUV 光刻胶还是依赖日本,三星西安厂每月还得从 JSR 进口 2 吨货。中国倒是可以学韩国,但问题是咱们连 KrF 光刻胶的自给率都不到 5%,而韩国已经做到 30% 了。
最让人头大的是专利壁垒。日本企业在光刻胶领域有 46% 的全球专利,中国只有 7%,连清华大学的 EUV 光刻胶都得向 JSR 支付专利授权费,每公斤多花 3 万元。
不过国内企业也在想歪招 —— 上海新阳把 i 线光刻胶的配方改了 17 处,硬是绕过了信越的专利,现在长江存储的部分产线已经在用他们的货,价格比进口低 40%。
总的来说,光刻胶这场仗比光刻机还难打。日本的垄断是几十年技术积累的结果,国产替代就像在钢丝上骑自行车,既要加速又不能摔下来。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 当日本把刀架在脖子上的时候,中国人总能找到绕到背后的路。
就像当年攻克原子弹一样,光刻胶的突破可能就在明天,也可能还得等十年,但只要这条路走下去,总有一天能把日本的垄断彻底掀翻。
9494316
现在改用电子束了,不用光刻胶了!
用户50xxx78
美国断供中国的东西多了,把中国打垮了吗?限制了吗?一个光刻胶就把中国拿住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