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天安门广场设计的核心理念#】#天安门广场核心区设计全揭秘#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天安门广场的整体造型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记者专访纪念大会服务保障和广场活动指挥部策划设计部部长田忠利以及中央美术学院创作团队代表,深度解读年号台、观礼台等重要元素的创作过程。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介绍,作为多次完成过天安门广场设计任务的团队,这次设计创造出了具有新时代气象的视觉记忆,为中轴线增添了新时代的文化意义和内涵。
学院统筹多学科力量,组建跨学科团队进行创意策划。设计任务历时半年,反复推敲,主要设计元素包括三个“人”字形组合而成的“众”字造型、中轴线两侧各七个长城烽燧为主要设计元素的年号台。“如何通过艺术设计语言,把纪念大会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主题反映到会场布置上,相当有难度。”经过设计团队大量的研究分析,最终聚焦到了“人”这一撇一捺上。“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三个‘人’又能成‘众’,众志才能成城。”因此,“人”字形是广场设计的核心要素,广场上的年号台、观礼台等要素,都呼应着“众志成城”这一主题。
观礼台的色彩也是精心设计。由三个“人”字构成意象化“众”字造型,分别采用了丰饶金、城墙红、橄榄绿3种颜色。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陈慰平说,颜色的灵感来源和人民息息相关。丰饶金代表人民生活的富饶土地,寓意“根基在人民”;城墙红代表人民铸就的血肉长城,寓意“血脉在人民”;橄榄绿表达了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一起维护和平、捍卫和平,寓意“力量在人民”。(记者 鹿艺佳 何蕊 刘平 蔡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