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光刻机断供还可怕?!日本这刀真要捅下来,中芯、长存恐“断气”!国产芯片最后希望,竟然是它?!日本想要扼住我国半导体的咽喉?光刻胶保卫战正式开始。 今年4月,日本宣布了最新一轮的半导体材料出口限制,把包括ArF光刻胶在内的23种关键材料列入特殊管理,这条新规一下子让中国大陆的芯片工厂紧张了起来。 其实在此之前,2025年2月福岛发生地震,信越化学的工厂瘫痪,一时间整个行业都体会到了供应链被卡死的感受。 中芯国际北京的产线眼看着订单做不出来,长江存储的扩产也不得不搁置半年。高端光刻胶原本就高度依赖日本,如今政策红线一拉,全行业的警报声就没停过。 为啥这小小的光刻胶这么关键?打个比方,芯片制造就像在指甲盖大小的硅片上盖高楼,光刻胶就是施工用的蓝图和模板。光刻机发出的光线透过光刻胶,才能在硅片上刻出几十亿个晶体管。尤其是高端的ArF光刻胶,能做出28纳米以下的先进芯片,手机、电脑、5G设备都离不开它。 可目前全球72%的光刻胶市场都被日本企业垄断着,JSR、东京应化、信越化学这几家日本公司,更是几乎霸占了90%的高端ArF光刻胶供应,但凡日本一卡脖子,中国的芯片制造业就得抓瞎! 有人可能会说,咱们不是在攻关光刻机吗?光刻机当然重要,但它是一次性投入的设备,买进来能用好几年。可光刻胶是耗材,只要启动光刻机就得消耗,断供一天生产线就得停一天。2019年台积电就出过事,一批光刻胶受了污染,直接报废了上万片晶圆,损失5.5亿美元。这还只是质量问题,如果是直接断供,后果不堪设想。 而且每种光刻胶都要和特定的光刻机、芯片制程匹配,从研发到通过工厂验证,最少要两三年时间,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就不会轻易更换。日本企业做了几十年,手里攥着无数配方和数据,咱们想短时间追上确实不容易。 2019年日本限制对韩国出口光刻胶,三星的3nm工艺良率一下子跌到只有10%-20%,差点让整个产线停摆。这背后,还是靠着人家光刻胶国产化率30%才勉强挺过来。 现在日本把这套用到咱们身上,手段更狠——对美国、韩国这些国家简化出口手续,唯独对中国大陆要求单独审批,这明摆着就是要卡咱们脖子。而咱们的ArF光刻胶国产化率连1%都不到,要想摆脱影响,更是难上加难。 但咱们中国人从来不怕被卡脖子,越难越要上。这几年国内企业和科研机构都在拼命追赶,南大光电的ArF光刻胶已经通过了中芯国际的验证,开始小批量供货;鼎龙股份的KrF光刻胶去年销售额增长了69%;清华大学团队最近还研发出了新型EUV光刻胶,虽然离量产还有距离,但总算看到了希望。国家也在大力支持,集成电路大基金三期投了3440亿元,专门扶持这些关键材料产业。 现在国内不少工厂已经开始给国产光刻胶机会了。中芯国际的28nm产线已经导入了国产ArF光刻胶,长江存储也在测试咱们自己的产品。恒坤新材的KrF光刻胶已经批量销售,ArF光刻胶也进入了客户验证阶段。虽然目前国产光刻胶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但按照这个势头,到2030年达到30%的自给率不是不可能。 这场光刻胶保卫战,咱们必须打赢。芯片产业关乎国家竞争力,不能让别人想掐就掐。日本企业能垄断几十年,靠的是积累;咱们要打破垄断,靠的是韧劲。从实验室里的配方研发,到工厂里的反复测试,再到产线上的稳定供货,每一步都不容易。但只要咱们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用上完全自主的光刻胶。 想想看,十年前咱们连高铁轴承都要进口,现在不也做到了自主可控?光刻胶虽然难,但只要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企业敢投入,科研人员敢攻关,政策给支持,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中芯国际、长江存储这些企业不会“断气”,咱们国产芯片的希望,就藏在这些默默努力的企业和科研人员手里。这场仗虽然打得艰苦,但胜利一定属于我们。 对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我来中国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来报仇的!”2019年,一位日本芯片专家受邀担任中国
【31评论】【5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