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关注我九三看更多
缓了缓,觉得最后不总结一下实在不合适,所以还是简单总结一下感受,有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见谅。
本次阅兵最直接的一个特征就是,节奏快,信息密度大,但并不打算掰开了揉碎了给你讲清楚。
很多方队都是几句话就介绍完了,无人机攻防、通讯保障、电子干扰等几个版块,甚至连装备型号的全名都不报,突出一个东西我拉出来明明白白摆给你看了,你有本事就自己琢磨清楚,没本事就一脸懵逼去吧。
当然,我等吃瓜群众看得还是很爽的,即使一脸懵逼也懵逼得很爽,但是这么做对于熬夜啃披萨写报告的五角大楼一般打工人就很不友好了。
当然,与此相对应的,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很多以往在外行人眼里隐藏的环节,比如说电子干扰设备、通讯保障设备、水下无人设备等等,也全都拉出来展示了,突出一个不忽悠内行人。
一般民众看坦克飞机乐一乐就行了,各国的专家们琢磨电磁领域对抗这一块人民军队已经进展到了哪一块,需要耗费的脑细胞可就多了。
说得再难听一点,除了中国人已经司空见惯的无人机和机器狗,这次拉出来的东西能够震慑甚至惊吓到普通欧美民众的其实并不多,但万一发生什么事真得顶在第一线吃高超音速导弹的各国“专业人士”,可就得好好琢磨琢磨了。
换句话就是说,对于某些国家,你要在国内玩赢学,你要拿赢学宣传维持统治秩序,随你的便,但是真到了要办事的时候,你最好还是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
新质作战力量在本次阅兵中的比重大幅上升,也昭示了未来战场的另一个变化趋势,就是“水面下的部分”比重大大增加了,更多的对抗已经进入了外人无法直观看到的领域。
我的电子地图两秒刷新一次,你的电子地图半小时都刷新不了一次,所以我赢了,这是浮在面上能看到的,至于为什么我的电子地图能高速刷新,你的电子地图卡得要死,别问;
我的全周天座舱上到处都是框,我有框就打弹无虚发,你的显示屏上一片雪花,所以我赢了,这是浮在面上能看到的,至于为什么我有框,我手边那个长得像显卡反插的东西是什么,别问。
传播学里有一条经验,说是要“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套用这句话,我们可以给本次阅兵尤其是技术装备的部分做一个总结:
“要威慑能看得懂你威慑的人。”[开学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