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积极!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结束中国之行前的发布会上评价访华成果非常积极,此外,他还特别感谢了中国方面的周到安排,包括隆重的欢迎仪式和成功举办的大型活动。 普京这次带来的阵容可不简单,五位副总理和大半个政府的部长都跟着来了,可见俄罗斯对这次访问有多重视,这不仅是普京执政二十多年来访问时间最长的一次,也是中俄关系史上一次重要的交流。 这四天可不是白待的,中俄双方一口气签了20多份合作协议,涵盖能源、航天、人工智能等多个重要领域,用普京的话说,这些协议"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最让人惊喜的是两国现在的贸易往来,中俄之间的贸易额已经突破2400亿美元,比四年前翻了一倍! 现在俄罗斯市场上,每10件机电产品中就有8件是中国制造,而中国每进口3桶油气,就有1桶来自俄罗斯,这种互补合作,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有个细节特别值得关注:中俄之间95%的交易已经不用美元了,直接用人民币和卢布结算!这不仅省去了兑换的麻烦,更意味着两国经贸合作更加自主、更加稳定。 普京还盛赞中国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这话可不是客套——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5.3%,比预期还要好。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特意调高了对中国经济的预测,中国的发展不仅惠及自身,还带动了周边国家:前七个月,中国对东盟、非洲的进出口都增长了超过9%,真正让大家一起发展。 除了政府间的合作,两国老百姓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普京和习近平主席共同宣布启动"中俄文化年",接下来要在两国90多个城市开展文艺巡演。 现在俄罗斯学中文的年轻人超过2.5万,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把中国看作是好朋友,民调显示,超过80%的俄罗斯人对中国抱有友好感情。这种民间的亲近,才是两国关系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 普京这次访华释放的信号再清晰不过: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中俄两个大国选择深化合作、共谋发展。这不仅是双边关系的大事,更对全球格局具有深远影响。 最值得关注的是两国合作模式的转型升级,从传统的能源贸易扩展到高科技领域,从政府间往来延伸到民间交流,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模式更加稳健、更加持久。 中俄本币结算比例达到95%尤其值得关注,这不仅降低了交易成本,更是对国际金融体系多元化的有益探索,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这种务实合作无疑注入了正能量。 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受到欢迎,同样令人欣喜,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文化是理解的纽带,当2.5万俄罗斯青少年学习中文,当两国艺术家在90多个城市巡回演出,这种民心相通的力量,远比任何政治协议都更加持久。 当然,也有人担心中俄走得太近会改变国际力量平衡。但在我看来,大国之间保持对话合作总比对抗冲突要好,中俄合作不针对第三方,而是着眼于共同发展和地区稳定,这符合两国人民利益,也有利于世界和平。 归根结底,国家间关系和人与人相处其实很像:互相尊重、互利共赢,关系才能长久,中俄关系的发展正是践行了这一点。 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大国,中俄加强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人民,也为世界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9月3日晚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即将结束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之际,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