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逮捕36名中国籍诈骗犯 “专骗中国人,专挑中国人下手” 根据马来西亚媒体9月3号的报道,当地时间9月2号,警方对这36名中国籍嫌犯提起了公开指控。 这些人被指控在马来西亚设立诈骗窝点,专门在网上搞投资诈骗,目标全是中国同胞。 他们的手法挺老套的,就是虚构一些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什么区块链、元宇宙、虚拟货币之类的,听起来特别高大上,实际上就是空手套白狼。很多人一开始可能觉得这是个发财的机会,结果钱投进去就打了水漂。 其实,马来西亚一直是这类跨国诈骗的高发地。为啥呢?一方面,马来西亚和中国离得近,交通方便,骗子们来回跑比较容易。 另一方面,那边的法律环境和监管力度可能不如国内严格,骗子们觉得有机可乘。再加上语言和文化相通,骗子们更容易取得受害者的信任。 他们可能会在微信、QQ群里冒充成功人士,分享一些虚假的投资经验,或者用老乡的身份拉近距离,让受害者放松警惕。 说到这里,就得提提中马两国在打击这类犯罪上的合作了。这些年,两国警方没少联手行动。 就拿2016年来说,湖北襄阳警方在马来西亚端掉了4个诈骗窝点,涉案金额7000多万,还抓了74个嫌疑人,其中21个是台湾籍的。那时候的手法主要是假冒公检法,现在虽然手段升级了,但核心还是骗。 还有2025年8月,马来西亚警方又抓了50个中国籍诈骗犯,其中不少是台湾地区的,他们也是专门骗中国人。这些案例都说明,跨国诈骗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从策划、实施到洗钱,分工很明确。 不过,这次的情况有点不一样。以前的诈骗团伙可能更多是台湾人主导,雇佣大陆人当马仔,现在大陆籍的嫌犯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团伙完全由大陆人组成。 这可能和国内打击力度加大有关,骗子们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就跑到国外继续作案。而且,他们的手法也越来越隐蔽,比如说利用AI换脸技术冒充亲友,或者炒作元宇宙、区块链这些新概念,让受害者防不胜防。 那这些骗子是怎么运作的呢?一般来说,他们会先在马来西亚租个地方,弄几台电脑,拉个微信群,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加人。比如说,在国内的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广告,或者买一些个人信息,精准投放诈骗内容。一旦有人上钩,他们就会一步步诱导对方投资。 一开始可能会给点甜头,比如让受害者赚个几百块,等受害者放松警惕了,再让他们加大投资,这时候骗子就会卷钱跑路。 更可气的是,这些骗子专门挑中国人下手。他们知道国内的投资环境比较复杂,很多人对金融知识不太了解,容易被高回报诱惑。 而且,他们利用同胞之间的信任,比如说在群里安排几个托儿,假装是受害者的朋友,或者用方言交流,让受害者觉得这是个靠谱的项目。这种“杀猪盘”式的诈骗,往往能让受害者倾家荡产。 对于这种情况,中国政府和马来西亚警方都没闲着。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已经多次提醒在马中国公民提高警惕,不要轻信所谓的高回报投资。 同时,中马两国警方也在加强合作,比如情报共享、联合执法等。比如说,2025年2月,中国和东盟签署了打击电信诈骗的联合声明,马来西亚作为东盟轮值主席国,在这方面的合作力度更大了。这次逮捕36名嫌犯,很可能就是双方合作的结果。 不过,光靠警方打击还不够,咱们自己也得多长个心眼。现在的诈骗手段越来越高明,防不胜防。 比如说,骗子会用AI换脸技术冒充你的亲友,在视频里跟你借钱,这时候你要是不打电话核实,很容易就上当了。 还有那些所谓的“内部消息”、“专家推荐”,基本上都是骗人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也多次提醒,保本高息的理财产品都是假的,千万别信。 另外,马来西亚的法律对这类诈骗的处罚也挺严厉的。根据马来西亚刑事法典第420条,诈骗罪最高可判10年监禁和罚款。 如果这些嫌犯被定罪,他们可能会面临比较重的刑罚。不过,具体怎么处理还要看马来西亚警方的调查结果和司法程序。 总的来说,这次马来西亚逮捕36名中国籍诈骗犯的事件,反映了跨国诈骗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中马两国加强合作,同时也需要我们每个人提高警惕,不贪小便宜,避免成为受害者。毕竟,天上不会掉馅饼,发财还是得靠自己的双手。
亚洲区的评论跟美国完全不同,对于中国阅兵的看法,全是赞美。说中国强大后从未侵略
【6评论】【10点赞】
披着狼皮的羊
诈骗犯大多是台籍,我接到的诈骗电话都是闽南口音。
kodo
全部就地正法吧!以免祸害更多中国🇨🇳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