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终于谈拢,普京大笔一挥,同意中国方案,对华天然气翻倍供应。9月3日,俄罗斯总

古今知夏 2025-09-05 10:45:25

中俄终于谈拢,普京大笔一挥,同意中国方案,对华天然气翻倍供应。9月3日,俄罗斯总统在访华成果记者会上抛出重磅消息,俄中双方就增加管道天然气供应达成新协议,这批天然气不仅稳定可靠,而且价格低于欧洲客户。 普京在记者会上说得明明白白:这次协议落地后,俄罗斯对华天然气供应量直接翻倍,总量要突破 1000 亿立方米!这么大的量咋分配?“ 西伯利亚力量 - 2” 管道挑大梁,单独扛下 500 亿立方米;剩下的部分,就靠已经跑起来的 “西伯利亚力量 - 1”,还有远东地区的输气管道一起送,三条线齐发力,稳稳当当把气送过来。 “这可不是谁帮谁,是咱俩互利共赢!” 普京特意强调了这句话。为啥这么说?俄罗斯现在就需要一个稳定的东方市场,平衡能源出口; 中国呢,正缺更多元的能源渠道保安全。俩家需求对上了,一拍即合,根本没什么 “施舍” 的说法,纯粹是互相搭台、一起受益。 要知道,现在全球能源市场乱得很,尤其欧洲,自从跟俄罗斯能源合作断了后,日子过得太难受。欧洲现在买的液化天然气,大多来自美国、中东,不仅运过来成本高,价格还一直飘着 — 2024 年欧洲 LNG 平均到岸价差不多 12.5 美元 / 百万英热单位,而这次中俄协议里的天然气价格,只相当于欧洲的七成左右! 这差价,对中国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工厂用能成本能降,老百姓冬天供暖、日常用电,也能更稳更实惠。 对俄罗斯来说,这份协议更是帮了大忙。 以前俄罗斯的能源出口,一大半靠欧洲,最高峰时占比超 60%。可现在欧洲搞 “去俄化”,俄罗斯急需找新的 “靠谱买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进口国,刚好接上了这茬。 等供应量翻倍后,中国就会变成俄罗斯最大的天然气出口目的地,占比能超俄罗斯天然气总出口的 35%。这下俄罗斯不仅有了稳定的外汇收入,还不用再看欧洲的脸色,能源出口战略直接转了个大弯,更安全了。 还有个重点不能漏 —“西伯利亚力量 - 2” 管道。 这条管道不简单,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出发,经过蒙古国,再接入中国华北管网,全长超 3000 公里,预计 2028 年就能通气。它不只是一条输气管道,还拉上了蒙古国一起合作。 蒙古国出过境通道,中俄出技术、资金,最后蒙古国还能赚过境费、搞基建,相当于三国一起受益,把东北亚的能源合作拧得更紧了。 对中国来说,这 10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可不止是 “多了点气”。现在中国正推进 “双碳” 目标,天然气是清洁能源,1000 亿立方米的量,差不多能少排 1.5 亿吨二氧化碳,帮着咱们更快实现碳达峰。 而且以前中国进口天然气,要么靠中亚管道,要么靠海上运 LNG,这次俄罗斯三条管道一起送,相当于多了好几条 “能源安全线”,以后就算其他渠道出点小问题,咱们的气也不会断,心里更有底。 更有意思的是,这次天然气交易里,有 40% 的结算要用人民币和卢布,不用美元了!这可不是小事,以前国际能源交易大多得靠美元,现在中俄直接用自己的货币结算,不用再看美元汇率的脸色,钱的事自己说了算。 这不仅能少担风险,还能给其他国家打个样 — 能源交易,不一定非得盯着美元转。 其实这份协议最打动人的,是它背后的逻辑:在到处都是不确定性的当下,与其互相拆台,不如抱团取暖。中俄这次的合作,不仅解决了各自的难题,还为全球能源市场添了份稳定,更给其他国家指了条路 。 互利共赢,才是真的长久。

0 阅读:287

评论列表

林中一叶

林中一叶

2025-09-05 14:05

为什么要经过蒙古?

猜你喜欢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