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愿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1988年,由中国出资去美国深造的高华健,

叨叨小科天下事 2025-09-05 17:37:50

“我自愿放弃中国国籍,加入美国国籍”,1988年,由中国出资去美国深造的高华健,这句宣言像颗炸弹,在国内炸开了锅,“白眼狼”“慕洋犬”的骂声铺天盖地,很多人说他不顾祖国的培养之恩,真的是太失望了。 成都东郊的筒子楼里,昏黄的煤油灯下,三岁的高华健蹲在坑洼的水泥地上,用一根捡来的树枝在尘土里划拉,邻居们围过来惊奇地发现,这不是随手的涂鸦。 而是整整齐齐的算术题:3+5=8,7×4=28。小男孩抬头,眼睛亮得像夜空里的星星,谁也没想到这个铁路工人家庭的孩子,将在几十年后成为震动中外的七院院士。 高华健的童年没有玩具,却有父亲从研究所里借来的高等数学课本,1970年代,文革动荡让学校的教育断断续续,他却靠自学完成了高中数学和物理,同龄人还在为弹珠打架的时候,他已经把市图书馆的物理竞赛题库翻烂了。 1977年,高考恢复,那年他以高分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工程力学系,成为全校最小的学生。 别人在熬夜复习,他却在熬夜写论文,1982年,19岁的他获得全国力学竞赛金奖,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学抛来橄榄枝,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像一道光,照亮了他的梦想。 来到哈佛的实验室让高华健如鱼得水,1988年他就成为哈佛工程科学博士,创下该专业最年轻的毕业纪录,他也是在这年变更成美国国籍了。 这一消息迅速传回国内,报纸登文批评他接受国家资助培养,却不回国报效祖国,以前国内的同学也都是说他辜负学校栽培,都叫他白眼狼,说他忘恩负义,教高华健的老教授在会议上表示国家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他却选择了美国。 但高华健知道此事之后还是继续工作,他认为那时候中国实验室里设备短缺,留在美国能接触到先进技术,通过教学间接帮助祖国。 高华健在课堂上招中国留学生,认真指导中国留学生实验过程,但国内匿名信漫天飞,他也不回应,只是专注研究,指导中国学生实验。 写的科研论文也是对全球开放,但是国内的骂声一直没断,导师劝他专注研究,他也沉默不语,对此毫无反应,当时加入美国籍才能接触到核心技术,但国内有人说他太自私、只顾着个人利益。 高华建在斯坦福成为教授后,发表论文数百篇,教学时尤为关注中国留学生,悉心指导超20名中国博士。这些学生回国任职后,凭借所学积极作为,为国内科技水平的提升注入强大动力。 2024年选择回到中国,担任清华大学力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再回到母校西安交大时,高华健捐出来50万设立贫困补助基金,专门资助力学专业的贫困学生。 没人知道的是50万正是1988年国家公派留学的人均投入,他的榜上墙上永远挂着西安交大的校徽,采访时他很平静的说,“我只是比别人多了点专注”。 可这份专注坚持了30年,一边顶着国内的谩骂,一边悄悄为祖国培养人才,如今回头再看1988年那场争议,才明白高华健的选择里藏着一代科研人的无奈和智慧。他不是叛逃,而是用更迂回的方式报效祖国。 用美国的科研条件突破技术瓶颈,再把成果和人才送回中国,他始终在找解决问题的最优解,国籍只是块敲门砖,而回报祖国从来都是高华健最终的方向。 (信息来源:百度百科--高华健)

0 阅读:45
叨叨小科天下事

叨叨小科天下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