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在被中国收养近50年后,日本遗孤赵连栋在踏上日本国土之后,再也没有给养母打过一个电话,养母不慎摔成重伤,他也拒绝回国探望。 李秀荣出生在东北农村,早年叔叔被日本人残忍杀害,父亲也在战乱中丢了命。她和丈夫赵凤祥靠种地、卖菜、养猪过日子,家里还有个女儿赵连芹,日子勉强凑合。1945年日本投降后,哈尔滨街头到处是流浪小孩,赵凤祥推着板车出门捡破烂时,发现这个4岁男孩躺在垃圾堆旁,冻得浑身发紫,手脚都生了冻疮。夫妻俩把他抱回家,找医生看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医生说孩子眼睛、嘴巴、鼻子都被冻坏了,他们熬小米粥一口口喂,慢慢把孩子救活。邻居听说他们养日本小孩,围上来骂汉奸,王姓邻居家里有人被日本人杀害,更是对他们发泄仇恨。亲戚也不理解,李秀荣的家人因为日本人害死亲人,跟她断绝来往几十年。夫妻俩没理这些闲话,给孩子取名赵连栋,当自家孩子养。赵连栋小时候说日语,邻居孩子欺负他,李秀荣上前护着,不小心摔倒导致流产,全家陷入悲痛。为了避开这些是非,1955年他们卖掉哈尔滨房子,搬回河北吴桥老家,后来又去宁夏永宁县定居。赵连栋上学时,李秀荣叮嘱他别说日语,怕被歧视。夫妻俩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帮他找工作,在天津一家工厂上班。赵凤祥卷烟卷、缝皮衣赚外快,李秀荣一个人扛起家务。赵连栋长大后,他们借钱帮他娶妻朱秀英,生下五个孩子,一家子其乐融融。赵凤祥后来因病去世,李秀荣独自拉扯大家庭。 赵连栋知道自己是日本遗孤后,总想着回日本找根。1992年,日本政府帮遗孤寻亲,他看到报纸消息,决定去试试。李秀荣同意了,从柜里拿出攒的钱给他,还让女儿赵连芹陪他回哈尔滨找老街坊证实身份。他去了日本几个月,通过调查找到生父,确认原名野板祥三。期间他寄信回家,说日本的高楼大厦和港口。李秀荣收到信,反复看几遍。1994年2月,他带老婆孩子一家14口人去日本横滨定居。从那以后,他再也没给李秀荣打过电话。刚开始几个月,李秀荣在家等着信或电话,日子一天天过,她写信寄去日本地址,全没回音。赵连栋在日本改回野板祥三的名字,找工作安顿下来,孩子们上学,他忙着融入当地,早出晚归,从没联系中国那边。1997年,李秀荣在家院子滑倒,腿骨碎裂,重伤住院,卧床不起。赵凤祥已经去世,女儿照顾她喝水吃饭。家人通过国际电话联系上赵连栋,告诉他李秀荣的情况,请他回来看看。他在电话里说不愿回中国,日本才是他的家,就挂了电话。之后他继续在日本生活,没再打来。李秀荣卧床多年,身体越来越弱,家人想尽办法联系他,他还是不闻不问。 2001年,李秀荣脑出血瘫痪在床,女儿赵连芹给她喂饭,她手里拿着全家福照片,一遍遍看。家人又联系赵连栋,告诉他病情严重,他拒绝回来,甚至没问候一句。赵连栋在日本参加遗孤聚会,但对中国养母的事只字不提。2005年,李秀荣87岁再次住院,瘫痪加重,女儿写信给他,希望他回国看最后一眼。他通过女儿转达,说日本是他的祖国,他身体里流着日本人的血,不会再回中国。他让自己的女儿转述这些话,没亲自联系。李秀荣听到这些,照片从手里掉落。她用几十年诠释了善良和宽容,把赵连栋从街头救起,顶着骂名养大,却换来他的彻底断联。这种选择让人看到人性冷漠的一面。李秀荣夫妇的付出,本是分清战争和孩子无辜的界限,可赵连栋的做法,实在寒心。他回日本后,就当没这回事,不打招呼不探望,暴露了忘恩负义的本性。
1994年,在被中国收养近50年后,日本遗孤赵连栋在踏上日本国土之后,再也没有给
混沌于浮云
2025-09-05 18:42:3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