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自述:人生七十古来稀,三段婚姻让我顿悟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封 70 岁阿姨的来信,她用跨半生的三段婚姻,道尽岁月沉淀的感悟,希望能给年轻人一点参考。 “我是 1955 年生人,今年夏天刚过 70 岁生日。常刷到你的视频,觉得你懂女人心,今天终于敢把憋了多年的故事说出来。我这辈子走了不少弯路,三段婚姻照出了年轻时的糊涂,也让我晚年看清了婚姻真相,希望能给年轻人提个醒。 1973 年,18 岁的我下乡插队,村里物资匮乏,日子苦且单调。就在那时,我遇到了第一任丈夫,他比我大三岁,家穷却实在。冬天我发烧,他天不亮挑十里山路的泉水熬姜汤;下地干活抢重活,休息时讲趣事逗我笑。父母嫌他家穷反对,可我坚信爱情能扛苦,哭闹着说服了他们。结婚时,红盖头借自邻居,婚宴白面也是借的,我亲手擀了白面条,清苦日子里,我们对未来满是盼头。 恢复高考后,我考上师范回城教书,他因照顾老人留村,从此两地分居,靠家书维系感情。我的生活成了讲台与课本,他仍是田埂与庄稼,话越来越少。后来他父亲病重,临终前叮嘱他传宗接代,可我结婚数年未孕,医疗条件差查不出原因,村里人说我 “命薄”。他听多了闲话,对我渐冷,信越写越短,见面只剩尴尬。1982 年春,我们沉默着办了离婚。 1986 年 “下海经商” 风潮正盛,我在单位做会计时,认识了做运输生意的第二任丈夫。他追求我很大方,送进口化妆品、稀罕水果。经历过清苦的我,渴望安稳富足,很快与之结婚。这段婚姻给了我许多第一次:彩色婚纱照、上海呢子大衣、进口彩电。女儿出生后,头几年我不用愁柴米油盐,家里活也有人代劳,日子像做梦。 可这梦很快碎了。他生意越大越忙,常出差半月不回,回家也心不在焉。我们的交流只剩利润、孩子、进货,没了谈心。有次我发高烧,夜里独自烧水吃药,只有电视机嘶嘶声作伴。后来得知他出轨,我质问时,他却反问 “你想要什么我没给你买”。我才醒悟:钱能买物质,买不来温暖。1998 年离婚,我只带走女儿、衣服和书。 此后我对婚姻失望,只想养大女儿。2018 年退休后,生活冷清,朋友陆续有伴,女儿也劝我找个照应的人。经人介绍,我认识了大两岁、老实本分的第三任丈夫。第一次见面,他穿洗得发白的衬衫,攥着刚买的青菜,聊天时问一句答一句。我想着老实人不会让我受委屈,便决定搭伴过。 他搬来后,事事听我安排:按我说的买饭、收拾家,冬天提前装热水袋,主动打扫厨房。起初我很满足,可慢慢发现,我们除了日常琐碎,毫无共同语言。他爱安静看报,我聊过往,他只淡淡应两句;看电视,我爱戏曲他爱老电影,他总让我选,自己默默发呆。我问他年轻时的开心事,他只说 “就是过日子”;想一起出门看看,他说 “老了在家踏实”。日子表面平静,我心里却越来越孤单,才懂 “有人陪” 和 “有人懂” 是两回事,我们像平行线,无争吵也无激情。 回望三段婚姻,每段都在补前一段的遗憾,却都没找到幸福。如今我明白,婚姻本质从不是缺啥补啥,而是找认知相近、心灵相通的人。 我看到很多年轻人盲目结婚,想叮嘱:婚姻不是 “补短板”,也不能 “将就”。三观、认知和对生活的理解才最重要。日子再苦,有共同目标就能撑;条件再好,心不在一起只是搭伙。希望年轻人别像我,一生绕弯路。” 不知道听完我的故事,你有什么感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 如果你遇到这种问题,可以后台留下📞,我和你聊聊❤
我一个朋友跟老公离婚了,老公净身出户,财产全给了她和女儿。一开始还觉得老公不爱她
【6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