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宋希濂急冲冲地跑去机场。见到陈赓的妻子傅涯后,他将一沓钱交给她,说:

熹然说历史 2025-09-07 01:34:42

1985年,宋希濂急冲冲地跑去机场。见到陈赓的妻子傅涯后,他将一沓钱交给她,说:回到祖国后,帮我一个忙。 一个78岁的老人在机场急切地塞给故人妻子一沓钱,背后竟是跨越半个世纪的战友情深。这位曾被称为”鹰犬将军”的宋希濂,为何对已故的陈赓如此念念不忘? 1985年初,陈赓将军的遗孀傅涯因公赴美。宋希濂和蔡文治、李默庵等黄埔同学得知消息后,热情招待了这位故人的妻子。在美国的几天里,这些年迈的老人围坐一起,最常谈论的就是他们共同的老朋友陈赓。宋希濂对陈赓的评价极高,言语间满是敬佩之情。 当傅涯准备回国时,在机场送别的宋希濂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厚叠钞票,硬是塞到傅涯手中。傅涯见状连忙推辞,但宋希濂坚持要她收下,并恳请她回国后代自己购买鲜花,去北京八宝山祭奠陈赓。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说,这是他能为兄长做的唯一一件事了。 要理解这感人一幕,得从两人的相识说起。宋希濂和陈赓都是湖南湘乡人,陈赓比宋希濂大三岁。1923年冬天,两人在长沙育才中学的考场上相遇,都是为了投考孙中山的革命军队而来。陈赓性格开朗活泼,宋希濂则内向寡言,但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1924年,两人一同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宋希濂成为黄埔一期最年轻的毕业生。在这所国共合作创办的军校里,陈赓担任第三队的党支部书记,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不仅在学业上关心宋希濂,更在思想上引导着这位小老弟。1925年,经陈赓介绍,宋希濂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跨党”分子。 但好景不长。1926年中山舰事件后,面对政治风云的变化,宋希濂选择脱离共产党,投靠了蒋介石。这个决定让陈赓既愤怒又失望,两人因此分道扬镳。从此,宋希濂在国民党阵营中步步高升,而陈赓则继续为共产党事业奋斗。 分别后的岁月里,两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但私人感情却没有改变。1933年,陈赓在上海被捕后引渡南京受审。得知消息的宋希濂心急如焚,他联合十几位黄埔同学面见蒋介石,为陈赓求情。在包括宋庆龄在内的各方营救下,陈赓得以脱险。 西安事变期间,两人再次重逢。当时宋希濂已是西安警备司令,而陈赓仍在延安。陈赓专程来到西安,不仅看望了老朋友,还在他的安排下拜会了周恩来。虽然各为其主,但兄弟情谊依然深厚。 抗日战争爆发后,宋希濂率部参加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等重要战役,在富金山、沙窝战役中重创日军,被授予华胄荣誉奖章。而陈赓则在太行山区与日军浴血奋战,成为八路军的著名将领。 解放战争末期,宋希濂在四川大渡河畔被人民解放军俘虏。此时的他万念俱灰,甚至想要自杀以报答蒋介石的栽培之恩。为了挽救这位昔日同窗,陈赓专程从云南赶到重庆白公馆,与宋希濂进行了长达六个小时的谈话。陈赓没有丝毫胜利者的傲气,而是以老朋友的身份耐心劝导他好好改造。这次谈话深深触动了宋希濂,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1959年12月4日,宋希濂成为首批获得特赦的战犯。当他走出功德林监狱时,陈赓带着妻子傅涯在门外等候,热情地接他回家。1960年4月,陈赓带病在北京民族饭店设宴,邀请包括宋希濂在内的六位获得特赦的黄埔同学聚餐。陈赓感慨地说,从黄埔到大革命他们曾团结在一起,后来分道扬镳,如今又走到了一起,实属难得。 1961年3月16日,陈赓因心脏病在上海逝世,年仅58岁。宋希濂得知噩耗后痛哭失声,他在陈赓的追悼会上满脸泪痕,深深悼念这位一生的挚友。宋希濂后来回忆说,陈赓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解放后的几次会面,没有一点胜利者的神气,令人心服和怀念。 1980年,73岁的宋希濂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他在纽约创立”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担任总顾问,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力量。当台湾《中央日报》指责他”甘为中共鹰犬”时,宋希濂坦然接受了这个称号,还将自己的回忆录定名为《鹰犬将军:宋希濂自述》公开出版。 1985年那次机场送别后,傅涯按照宋希濂的嘱托,回到北京专程到八宝山革命公墓为陈赓献上了鲜花。1993年2月13日,宋希濂在美国病逝,享年86岁。据传他临终前仍盼望着祖国的和平统一。

0 阅读:0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