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即反驳:“粟裕不会打仗,中国还有谁会打仗,请站出来,让我见识见识。” 在共和国的将星谱上,有些名字总是成对出现,他们的光芒相互辉映。粟裕与陈赓,这两位开国大将,不仅仅是战功赫赫的指挥官,更是彼此生命中不可或缺的挚友。 他们的情谊,在战火中淬炼,在风浪中彰显,诠释了革命者之间最纯粹的信任与守护。 1958年春天,北京的一场军委扩大会议,表面议题是军队改革,底下却暗流汹涌。 矛头悄然对准了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各种指责铺天盖地,说他“个人英雄主义”,甚至会议材料中出现了“根本不会打仗”这种极具羞辱性的评价。这些声音都来自内部的“熟人圈”,比敌人的炮火更伤人。 在高压的氛围里,许多人选择了沉默。就在这时,陈赓看到了那份材料,眼圈瞬间就红了。 他猛地站起来,声音不大,却像一颗炸雷在寂静的会场响起:“谁说粟裕不会打仗?你站出来,讲讲你打过哪些仗!”全场鸦雀无声,那些批评者顿时语塞,脸上写满了尴尬。 在那个“人人自危”的年代,说真话是一种奢侈。陈赓这一声吼,不仅是为战友争了一口气,更是刺破了当时虚假的“政治大义”。 会后有人劝他别太刚直,容易得罪人。他拍着桌子回应:“我和粟裕一起出生入死这么多年,他是什么人我最清楚!” 这份不计后果的力挺,源自于血与火铸就的信任。这份信任,要从南昌起义的烽火说起,那年,一个是警卫班长,一个是营长。 之后虽各自转战,但彼此的名字早已在战火中如雷贯耳。直到解放战争,两人才真正并肩作战。陈赓的兵团划归粟裕指挥,两人初次见面,竟像失散多年的兄弟,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战场上的默契更是惊人。淮海战役中,粟裕面对黄百韬坚固的子母碉堡群,首创了“近迫作业”战法。 这个看似土气的办法,就是把战壕一直挖到敌人眼皮子底下,硬生生撕开了防线。 后来中野围攻黄维兵团,陈赓立刻借鉴了这一战术,推广坑道作业,构筑起一道“地下长城”,成功困死了强敌。 战后陈赓由衷感慨:“以前总听说粟裕打仗神,这次亲眼见了,真是名不虚传!”这种英雄间的惺惺相惜,远比普通的战友情谊来得深刻。 粟裕的战功本就无需多言,宿北、孟良崮、济南……一系列硬仗早已奠定其“战神”地位,毛泽东更亲口肯定他“淮海战役立了第一功”。
“粟裕根本不会打仗!”1958年,陈赓大将进京开会,竟然看到有人大放厥词,陈赓当
酷炫青春风飞扬
2025-09-07 17:24:39
0
阅读:507
山青水秀
谁说的这句话?
gcgy2006
这两位大将军都是大将中能征善战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