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实话,通过汇报得好就能升职加薪,这其实是个伪命题,老板不会仅仅因为这一点就决定重用谁。但话说回来,汇报做得好,确实能帮已经取得80分成绩的人,不因为汇报得差而减分,甚至有机会往90分靠近。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如何通过一对一沟通给自己加分。 首先得搞清楚一对一沟通的本质是什么。其一,它是一个深度沟通的机会,让双方有空间去校准合作方式,思考其中的收获、不足或者问题,这点是团队会议取代不了的。 其二,一对一沟通是你表达诉求的最好渠道。说白了,老板也是人,很主观。很多时候你不说,他可能就自行脑补或者给你下定义。所以,别怕主动推进一对一沟通。 那么,怎么能做好一对一沟通呢?我总结了4点底层逻辑以及一个使用公式。 不要只停留在汇报结果上,最怕一对一沟通变成“我上周完成了1、2、3、4”。其实这时老板的心态是,上周布置的任务,默认你都会完成,不用再帮你复验一遍了。不停留在结果上,是指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能给他一些数据之外真正有沉淀的思考,或者说能教他一些东西,抑或是告诉他一些风险点、卡点。 其实有些任务没有完成,老板也更想知道你接下来的打算,以及他能帮你什么。双方的目的是迭代互相的认知,解决问题,以及规避未来的风险。 学会主动控场,很多人没意识到,一对一沟通其实是个演化过程。也就是说,你跟上级一对一沟通具体是什么形式、什么调性,其实是双方逐步磨合下来的,甚至老板和不同人的开会方式可能都会不太一样。你越被动,老板就会默认你是那种需要被推进的人。 久而久之,他越会下意识地带着审视的眼光对你。当一对一沟通变成老板不断问,你不断答,其实这已经是个不好的信号了,说明他对你不放心。哪怕你私下里很努力,更重要的是,长时间被动式沟通,会让你的心态被压制,陷入越沉默、越被追问、越紧张的被动死循环。 尽量别过度销售结果。一旦因为过度夸大结果,或者抢了别人的功劳,给人留下不老实的印象,哪怕你后面做得再好,老板可能也直接给你打5折。 我也知道很多人,尤其是还没做出什么成果的时候会比较焦虑,以至于寻求捷径。在我看来,你为什么没做到要复盘反思,能不能去主动寻求帮助、争取资源,你在其中有多少成长,这比那些短期成果更重要。 最终我想说的是,理性看待一对一沟通。很多人误以为,只要在一对一沟通中表现得好,就能让老板重视自己。但现实更像是,你平时的做事方式、业绩、能力,老板早就有一定的判断了。一对一沟通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为什么工资越低的员工越不把领导当回事?
【5评论】【5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