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主义往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他们打着高唱社会主义赞歌的腔调,却在极力推崇资本主义的东西,人前是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之路,背地里净干些资本主义复辟和向西方人跪拜学习的事。 耍阴谋诡计和颠倒黑白是他们惯用的伎俩和手段,表面上一套,背后是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能一时的蒙蔽善良人的眼睛,一呼百应。等到人们看清面目、识别真伪时,一切都为时已晚。 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主席认为苏共二十大以来,赫鲁晓夫推行的路线就是典型的修正主义路线,其核心错误是宣扬“全民党”和“全民国家”。 赫鲁晓夫通过非常的手段篡夺了苏共最高领导权后,在政治体制和思想路线上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核心是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推行改革和一定程度的去斯大林化。 他尖锐批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肃反扩大化等问题,试图打破对斯大林的神化,强调集体领导原则。 在对外思想上,提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可以“和平共处”“和平竞赛”,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可通过“和平过渡”夺取政权,偏离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和革命的理论。 他还试图通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统治,但理论上缺乏系统性,改革措施多流于表面。 总体来看,赫鲁晓夫的路线打破了斯大林时期的思想禁锢,有一定进步性,但因缺乏科学规划和彻底性,既未根本解决苏联体制的弊端,又因对历史的片面否定埋下了思想和政治隐患。这些都为苏联解体埋下了不可逆转的伏笔。 赫鲁晓夫时期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如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等理论,在当时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引发争议。部分观点认为,他的政策弱化了阶级斗争理论,偏离了传统社会主义模式,存在修正主义倾向 他背弃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不讲阶级斗争,不讲阶级分析,造成苏联社会的阶级分化。其要害是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1962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上提出中国出现了修正主义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已经出现了修正主义,要通过农村“四清”、城市“五反”等群众运动,在国内反对修正主义。 毛主席还反复强调“要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最终提出了要“识破”“现在正睡在我们身旁”的所谓的“赫鲁晓夫那样的人物”的出现。毛主席的深思熟虑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
修正主义往往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他们打着高唱社会主义赞歌的腔调,却在极力推
楠熙趣事
2025-09-11 10:34: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