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牌面的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1920年

春秋说史 2025-09-11 20:39:17

中国最牌面的婴儿,出生时军队保护产房,国家鸣13响礼炮为他庆生。 1920 年,曲阜孔府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产房外头,军队荷枪实弹守着,将军亲自坐镇,连 “狸猫换太子” 这种可能都提前想到了,防备得滴水不漏。更夸张的是,平时只有皇帝祭孔才开的曲阜城南门,竟特意大开,不为迎接皇子,只为等孔子第七十七代嫡孙降生。 这孩子的父亲,正是衍圣公孔令贻,不过他当时已不在人世。他临终前特意交代,要是侧室王宝翠生的是男孩,就由这孩子继承爵位。所以,这场出生在北洋政府眼里,那是维系文化命脉的头等大事,连孟、颜、曾三位圣人的后裔奉祀官都全来了,一起见证这个时刻。 随着一声啼哭,孔德成出生,曲阜城彻底沸腾!孔府各房赶紧点鞭炮庆贺,北洋政府的军队还在城里鸣了十三响礼炮,这刚出生的小婴儿,一下子就成了举国瞩目的 “国宝级人物”。到了他百日之时,大总统徐世昌特意亲自下令,正式让孔德成袭封 “衍圣公”,这也让他成了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衍圣公继承人。 可惜好景不长,他的母亲王宝翠在他出生 17 天后就离世了,后来才知道,是被继室毒害的。孔德成小时候的经历简直像开了挂一样,5 岁就坐上私立明德中学的校长位,8 岁又牵头修订《孔氏大宗谱》,换作现在,谁能想到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到这些! 1935 年,孔德成主动向国民政府提出请求,希望将自汉朝传承下来的 “衍圣公” 封号,改为 “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其待遇与中央最高官员相当。为表支持,蒋介石还特意前往南京,出席他的就职典礼。 他的婚事也格外受关注,娶的是清朝礼部尚书孙家鼐的孙女孙琪芳。婚礼当天,本来定好蒋介石要亲自来,可偏偏赶上了 “西安事变”,孔府众人等了一整天,才敢开始仪式,也算是一段历史奇闻了。 但安稳日子没过上多久,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战火很快就烧了过来。一天深夜,孔德成接到蒋介石的急电,在孙桐萱师长的护送下,他匆忙告别家乡,把奉祀官的职责托付给叔叔孔令煜,连夜往南逃。 日军占领孔府后,急于利用孔德成的身份为侵略站台,频频拉拢,可孔德成半点没含糊,直接拒绝了。之后孔德墉说起这事儿时提到,多亏当年蒋介石当机立断让孔德成往南走,才没让他被日伪政权利用。 之后,孔德成跟着国民党迁到了台湾。1949 年,他在台北重新建起了家庙,一直坚持弘扬儒学;从 1955 年起,又长期在台湾大学中文系当教授,从没停下讲学。直到 2008 年病重去世,他一辈子都在践行 “万世师表” 的责任。 回头看孔德成的一生,那十三响礼炮不过是个华丽的开场。他真正传承的,从来不是爵位和荣光,而是在那个剧烈动荡的时代里,以一个学者的坚守,给古老的儒家文化找了条新的延续路。他用自己的一辈子证明:真正的传承,是等礼炮声散了之后,还能在书声里听见的文化守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37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