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吴氏三兄弟杀害了七名战友后,夺舰逃去了马祖岛。蒋介石得知后,派飞机准

尔说娱乐 2025-09-13 13:37:15

1966年,吴氏三兄弟杀害了七名战友后,夺舰逃去了马祖岛。蒋介石得知后,派飞机准备把三人接到台湾后“授勋”。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1966年1月8日深夜,福建马尾港笼罩在浓重的海雾中。 一艘编号"F-131"的小型登陆艇静静停泊在码头,准备执行一项特殊的运输任务。 艇上十名官兵中,有三人正暗中策划着一场骇人听闻的叛变。 这三人便是同族兄弟吴文献、吴珍加和吴春富。 吴文献时任领航员,吴珍加担任轮机员,吴春富则是机炮手。 他们自幼在莆田农村一起长大,同时参军,又被分配到同一艘舰艇。 在旁人眼中,他们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却不知三人早已被贪婪腐蚀了心智。 当晚23时许,登陆艇驶离马尾港,朝着霞浦方向航行。 海面上风平浪静,只有发动机的轰鸣声打破夜的寂静。 当舰艇行至马祖海域时,大多数官兵已进入梦乡。 这时,吴氏三兄弟悄悄聚集在甲板上,用眼神交换着最后的决心。 "行动!" 吴文献低声下令。 三人迅速取出藏匿的机枪,对着熟睡中的战友疯狂扫射。 刹那间,舱内血光四溅,七名官兵在睡梦中惨遭毒手。 完成屠杀后,三人立即调转航向,全速驶向马祖岛。 为向台方表明来意,他们用遇难战友的床单制成一面白旗,上书两个血红大字"投诚"。 当登陆艇接近马祖岛时,台湾守军立即出动数艘舰艇前来拦截。 看到白旗和船上的尸体,台军终于相信了三人的"投诚"意图。 台湾当局得知消息后欣喜若狂。蒋介石亲自下令,要求尽快将三人接回台湾。 台军最初计划派遣驱逐舰,但因担心夜长梦多,最终决定改用飞机接运。 与此同时,大陆方面迅速作出反应。 福州军区空军副参谋长曾幼诚在得知叛变消息后,立即上报中央。 周恩来总理下达明确指示: "务必拦截叛徒,严惩不贷!" 1月9日上午,台湾派出C-47运输机抵达马祖。 不料飞机在降落时起落架断裂,无法执行任务。 台军又紧急改派PBY水陆两用飞机运送维修器材,但由于座位有限,最终决定出动HU-16"信天翁"大型水上飞机执行接运任务。 大陆方面通过情报网络准确掌握了台军的行动计划。 曾幼诚判断叛徒很可能乘坐HU-16飞机,于是制定了周密的拦截方案。 下午15时35分,HU-16载着三名叛徒和多名台湾军政人员从马祖起飞。 三分钟后,解放军雷达锁定目标。 四架战机奉命出击,以低空飞行方式逼近敌机。 HU-16试图利用超低空飞行躲避雷达追踪,但为时已晚。 解放军战机迅速发起攻击,毫无防备的HU-16中弹后坠入大海,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死亡。 这场历时16小时的追剿行动圆满结束。 七名遇难官兵的冤魂得以告慰,叛徒最终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事后调查发现,吴氏三兄弟长期收听台湾广播,被对方许诺的黄金和荣华富贵所诱惑,最终走上叛变之路。 令人唏嘘的是,三人的家属在事后不仅毫无悔意,反而向台湾当局索要承诺的黄金奖励。 这种价值观的错位,反映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该事件也成为全军警示教育典型案例,促使部队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人员审查机制。 在事件发生后的数十年间,这起叛逃案始终作为反面教材在军中流传。 每当新兵入伍,都会听到这个警示故事,教育他们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军人使命。 而那些为保卫国家安全献出生命的七名烈士,则被永远铭记在英雄名录中,他们的家人也得到了国家的优抚和照顾。 这起事件也促使我军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监察机制,加强了对官兵的思想政治教育。 部队定期开展忠诚教育,组织官兵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重温先烈们的英勇事迹。 同时,也加强了对通讯设备的管理,防止官兵收听敌台广播,从源头上杜绝类似事件的发生。 主要信源:(太行英雄网——空海搏杀十六小时——击落叛徒座机始末)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尔说娱乐

尔说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