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05年二月,在狄仁杰去世五年之后,年过八十的宰相张柬之,来到在洛阳白马寺的

元芳侃历史 2025-09-14 09:59:29

公元705年二月,在狄仁杰去世五年之后,年过八十的宰相张柬之,来到在洛阳白马寺的狄仁杰墓前,对着狄仁杰的墓碑说道:“怀英,李唐光复了,你可以安息了。” ​​白马寺内,香烟袅袅,张柬之抚摸着墓碑,往昔与狄仁杰共事的场景涌上心头。他想起当年,自己还是个不得志的小官,狄仁杰却独具慧眼,多次向武则天举荐他,说他有宰相之才,能担大任。在狄仁杰的坚持下,自己才有机会进入权力中枢,得以施展抱负。后来狄仁杰病逝,张柬之悲痛万分,可也暗暗发誓,要完成狄仁杰未竟的心愿——恢复李唐江山。 ​​彼时,武则天年事已高,朝政被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把持。这二人仗着女皇的宠爱,在朝中作威作福,搞得朝堂乌烟瘴气。张柬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知道,复兴李唐的时机到了。他联合桓彦范、敬晖、崔玄暐等人,精心谋划,准备发动政变。要知道,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可张柬之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先是策反了禁军首领李多祚,掌控了军权,又说服太子李显参与其中。 ​​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带着五百羽林军,浩浩荡荡地冲进玄武门。他们迅速控制了皇宫,在迎仙宫的走廊里,将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斩杀。随后,他们来到武则天的长生殿,逼她交出政权。武则天看着眼前的场景,虽愤怒却也无力回天。第二天,她就颁下制书,让太子李显监国,没几天便正式退位。就这样,李唐江山在中断多年后,终于光复。 ​​这场神龙政变,看似是张柬之等人的冒险之举,实则是历史的必然。武则天称帝以来,李唐宗室和忠于李唐的大臣们一直心怀不满,民间也对武周政权有所抵触。而且武则天晚年的统治越发昏庸,重用酷吏、大兴佛教,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百姓苦不堪言。张柬之发动政变,顺应了民心,也让唐朝重回正轨。不过,张柬之也并非完美无缺。他虽然成功推翻了武则天,但在后续的政治斗争中,却没能斗过武三思。武三思联合韦后,不断打压张柬之等人,最终张柬之被贬到泷州,在忧愤中离世。 ​​从历史的角度看,张柬之是李唐的功臣,他完成了狄仁杰的遗愿,让唐朝得以延续,避免了武周政权的长期统治,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可他的结局也让人唏嘘,他为李唐付出了一切,却没能得到应有的善终。或许,这就是政治斗争的残酷吧,在权力的漩涡里,没有人能全身而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163

猜你喜欢

元芳侃历史

元芳侃历史

专注于给大家推这种好看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