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无人机“罗生门”:胶带与SIM卡,谁在演“反俄大戏”? 一场无人机引发的

吕好的公评情感 2025-09-15 08:41:13

波兰无人机“罗生门”:胶带与SIM卡,谁在演“反俄大戏”? 一场无人机引发的风波,把波兰、北约和乌克兰的“急功近利”演得明明白白。从剑指俄罗斯的“紧急备战”,到被胶带、SIM卡戳穿的“剧情漏洞”,这场闹剧的讽刺感,比荒诞剧还离谱。 起初的戏码堪称“教科书级反俄动员”:波兰、北约、欧盟一口咬定是俄罗斯无人机越境,波兰立马拉响紧急警报,战机升空、导弹待命,把“受威胁”的戏码做足;泽连斯基更像是提前背好了台词,火速高呼“这是俄罗斯对北约宣战”,恨不得当场把北约拽进俄乌战场——那急切的模样,仿佛只要扣下“俄入侵北约”的帽子,就能坐收渔利。 可没等“抗俄大义”的口号喊热,剧情就开始“塌房”。波兰网友先看出了破绽:被指认的俄制“非洲菊”无人机,机头竟缠着胶带。要知道,这类一次性无人机本就是“用完即弃”,俄军犯不着费功夫贴胶带;更打脸的是技术检测——无人机残骸里,居然藏着波兰和立陶宛的SIM卡。这哪是“俄入侵证据”?倒像有人故意拼凑的“嫁祸道具”,每一个细节都在戳穿此前的“定论”。 最讽刺的,是各方“不问真相先定罪”的嘴脸。波兰不等调查结果就拉响警报,北约不经核实就默认“俄威胁”,本质上是借“反俄”蹭热度、秀立场;泽连斯基则把这场风波当成“拉北约下水”的筹码,全然不顾随意激化矛盾可能引发的后果。他们嘴上喊着“维护安全”,实则把国际争端当成自家的“政治剧本”,把民众的恐慌当成推进私利的工具。 如今胶带和SIM卡成了“剧情漏洞”,当初义正辞严的指控,都成了经不起推敲的笑料。这场“罗生门”哪里是“无人机入侵”?分明是某些势力为了利益,精心编排的一场“反俄大戏”——只是演技太差,刚开场就被道具拆了台。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吕好的公评情感

吕好的公评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