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激光武器,被沙特 “退回” 了?不少人看到美媒爆料,称沙特指责 “寂静猎手” 存在缺陷,就觉得我们的国货又遭打脸,错了!真相是,美媒兴冲冲扒开这套系统的第一层外壳,结果却被第二层外壳上刻着的 “中国电战,天下第一” 晃花了眼。 沙特确实说过“寂静猎手”在沙漠里有点“水土不服”,沙尘糊镜面影响激光威力,高温让冷却系统喘不过气,地形不平瞄准还费劲。 但沙特军官话锋一转,爆了个猛料:实战中80%的无人机是被“天盾”系统里的“JN1101”电子干扰车“忽悠”下来的! 这套中国装备可精准干扰无人机导航信号,使其如无头苍蝇般乱舞,最终径直坠毁。此时,激光武器化身为“补刀手”,专对那些侥幸逃脱的低成本无人机予以打击。 更巧的是,沙特吐槽的第二天,中国阅兵式上就亮出了LY-1舰载激光武器,功率超300千瓦,是美军同类的五倍! 美媒的报道看着像“实锤”,其实暴露了他们对现代战争的认知有多落后,他们只盯着激光武器在沙尘暴里“拉胯”,却选择性忽略了中国电子战装备的实战表现。 沙特这次“无意透露”的“JN1101”,之前可是保密级别的“大杀器”,它能精准干扰胡塞武装无人机的商用导航模块,甚至能伪造假坐标,让无人机自己往海里飞!这种“软杀伤”手段,比激光“硬摧毁”更隐蔽、更省钱,还不用怕沙尘。 中国军工的“套路”也在这场风波里暴露无遗:卖给沙特的从来不是单一武器,而是一套“防空工具箱”,激光打低成本无人机,电子战瘫痪导航,导弹拦截漏网之鱼。 就算激光暂时歇菜,电子战也能兜底;就算电子战被破解,激光和导弹还能接力,这种“多重保险”的设计,直接让对手绝望。 沙特吐槽的背后,其实是中美激光武器发展模式的对决,美国搞激光武器,卡壳多年:HELIOS系统功率才60千瓦,HELMD还在实验室里“画PPT”;而中国从“寂静猎手”到LY-1,功率从30千瓦飙到300千瓦,地面、舰载全覆盖。 更狠的是,中国采用“实战反馈-技术迭代”的滚动开发模式,沙特在战场上的真实数据直接传回中国,工程师连夜改设计,新款激光武器很快就能升级,而美国还在实验室里“自嗨”,连实战数据都拿不到。 实战成绩更是打脸:2022年,“寂静猎手”在沙特单日打下13架无人机,平均45秒干掉一个,拦截率100%,2025年,“天穹”系统在吉达港创下21发21中的纪录。 反观美国,激光武器实战案例少得可怜,连以色列的“铁束”系统都只能算“追赶者”。 这场风波最搞笑的是,美媒想借沙特吐槽打压中国军售,结果反而帮中国做了免费广告,沙特的“吐槽”非但没否定中国激光武器的有效性,反而暴露了其“体系化作战”的先进性。 当其他国家还在纠结单一武器的性能时,中国已经用“电子战+激光+导弹”的组合拳重新定义了防空规则。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沙合作的底层逻辑:沙特用石油换技术,中国用实战数据换市场,双方形成“共同开发”的闭环。 这种模式让中国激光武器在实战中快速迭代,而美国却因项目拖延、成本高昂逐渐失去中东市场,现在沙特都开始用人民币买中国武器了,美元霸权的小裂缝又多了几道。 未来激光武器的竞争,拼的是三大本事:功率更大、环境更抗造、脑子更聪明,中国已经在这条赛道上领跑,而美国若继续沉迷于“实验室PPT”,恐怕连“追赶者”的资格都要丢了。 毕竟在激光武器时代,实战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沙特战场上飘着的,都是中国军工的“成绩单”。
“美国把五角大楼改回战争部,中国网友乐了:8年前我们就把军区变战区,省下的钱够造
【3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