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乌克兰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对所有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抽样和实验室检测,以判定这些柴油是否由俄罗斯原油精炼而成。 乌克兰医院里的发电机在轰鸣,靠着柴油维系着生命,而这些柴油的源头,很可能就是摧毁了乌克兰国家电网的那个对手,俄罗斯。 当乌克兰在9月16日宣布,要从10月1日开始检测来自印度的柴油时,这个荒诞的现实被彻底摆上了台面。,根本不是什么技术抽检,而是一声绝望的呐喊。 乌克兰的这个决定,背后是整个国家能源命脉被重创后的挣扎。 最大的克列缅丘克炼油厂被炸,八成的发电厂和三分之一的水电站遭到打击,柴油已经不是普通的燃料,而是维系社会运转的血液。 全国性的停电下,医院、学校这些关键设施,全都指望着柴油发电机。 可笑的是,当乌克兰满世界找油的时候,发现最大的供应商之一竟然是印度。 就在近期,印度柴油一度占到了乌克兰总进口量的18%。 而这批“救命油”的身份却尴尬至极,印度本身不怎么产油,它炼油厂里俄罗斯原油的占比,已经从过去的2%一路飙升到了36%。 这就意味着,乌克兰正用自己的外汇,通过一条横跨亚洲的供应链,间接地给对手的战争机器输送资金。 启动柴油检测,是基辅想切断俄方财源的一种政治施压,也是一次展示决心的痛苦表演。 但这把剑是双刃的,乌克兰以前就对土耳其搞过类似的动作,但没成功,甚至自己过去也买过这种心知肚明的燃料。 现在要是真把这条供应线掐了,最直接的后果可能就是自己陷入更严重的能源短缺,然后被迫花更高的价钱去别处买油,最后伤的还是自己。 在这场混乱中,印度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位置:地缘政治夹缝里一个精明的“套利者”。 西方制裁让俄罗斯原油价格大跌,印度就趁机大量买入,再用自己强大的炼油能力,把它们变成高价的柴油、航空燃料,卖给全世界。 新德里的逻辑非常清楚,就像他们外交部说的,买油只看价格,不管是谁卖的。 这个策略给印度带来了一箭三雕的好处:既用低成本满足了国内巨大的能源需求,又通过出口成品油给欧洲和乌克兰这些急需能源的地方,大赚了一笔外汇。 更重要的是,它在没有公开撕破脸的情况下,维持了和俄罗斯的能源合作,在经济和外交上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 何况,他们和俄罗斯签的还是长期供货合同,单方面毁约可是要赔天价的。 这套操作,让印度在全球能源市场的新格局里,坐稳了“中间商”的宝座。 乌克兰这次对印度柴油的“溯源”,无意中撕开的是全球对俄制裁体系的一个巨大筛孔。 这事儿远不止乌克兰和印度,一个更大的“买家”其实是欧盟,欧洲国家嘴上喊着禁止俄罗斯原油,但对经过印度“洗白”的成品油,却心照不宣地放行,因为他们自己也缺能源。 一条从俄罗斯油田出发,经印度精炼,最后流向欧洲和乌克兰的能源动脉,就这样高效地转了起来。 据估算,这条灰色贸易链,每个月能给克里姆林宫带去上百亿美元的收入,这笔钱差不多够他们在乌克兰打一个月的仗了。 这场柴油风波揭示了现代战争的另一面,战争不只在战壕里打,也在输油管道和交易终端上进行。 它证明了,只要市场有需求,有利润空间,任何单边制裁都挡不住资本的流动,油罐子的重要性,真的不亚于坦克。 以上信息来源于环球网 乌媒:乌克兰将对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采样和检测,以确定其是否使用俄罗斯原油提炼
9月16日,乌克兰宣布将从10月1日起,对所有从印度进口的柴油进行抽样和实验室检
是逸屹呀
2025-09-18 14:31:52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