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美国为什么不打了?很多人以为,2016年南海的两艘美国航母,是“主动撤退”,其实不然!真相是,他们算清了一笔账:这是一场“打赢了也没好处,打输了就损失巨大”的消耗战,美国可耗不起。 那会儿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给五角大楼递了份报告,里面把各种打仗的可能都推演了一遍。 结果让人心里发毛:就算美国能占点便宜,最后也是两败俱伤,海军空军的弹药库可能很快打光,经济上的损失更是没法算。 美国那些有经验的老兵看得更透彻,中国的火箭军,那些东风导弹不仅打得远打得准,发射车还能在大地上到处跑,美国卫星想盯都盯不住。 更头疼的是核潜艇,从南海发射的导弹就能覆盖美国全境,这让美军高层心里发虚。 他们自己模拟过,航母在南海的存活时间可能连一刻钟都不到,驻日韩的基地也都在导弹射程内,真打起来第一时间就得挨炸。 南海的岛礁上,雷达正 24 小时不停地转,中国在西沙部署的红旗 - 9 导弹早就到位,这些武器不是摆设,而是实实在在的防御盾牌。 美国媒体吵着说这是 “威胁”,但明眼人都清楚,这些岛礁是中国的地盘,部署防御武器天经地义。 更重要的是,这仗就算打赢了,美国也捞不到什么好处,当时中美每年的贸易额快到七千亿美元,相互投资超过两千四百亿美元。 真撕破脸,美国企业的损失不会比中国少,他们在全球到处有麻烦,要是在南海陷进去,其他地方的力量就得削弱,这不符合美国的全球布局。 中国把精力集中在周边,主场作战的优势明显,美国远道而来,耗下去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美国海军心里其实很清楚,时代不一样了,十年前他们还能轻松应对,可 2016 年的时候,中国海军的进步让他们压力山大。 052D 驱逐舰、歼 - 20 战机这些新装备不断亮相,电子战能力和防空火力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硬碰硬纯属得不偿失。 那些日子里,南海的军舰你来我往,表面上是军事对峙,实际上是在比谁的账本算得更精。 美国航母战斗群看起来威风凛凛,但他们的指挥官心里清楚,这不是能随便动手的地方。 中国火箭军的导弹、海军的潜艇、空军的战机相互配合,形成了多层防御圈,美军想进来占便宜,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本钱够不够赔。 南海的风浪渐渐平息,但那次对峙留下的启示很清楚,中国在自己的家门口做好防御,不是为了挑事,而是为了不让别人来捣乱。 美国航母的转向,说到底是认清了现实,在这片海域,他们耗不起,也赢不起。 现在再回头看 2016 年的南海,那些军舰的航迹里藏着的是一场无声的较量。 而中国用实实在在的准备,守护了自己的海域,这场没有硝烟的博弈证明,真正的安全来自于强大的国防和清醒的战略判断,而不是远方调来的航母战斗群。 在这片蔚蓝的海域上,实力永远是最硬的道理,而账本永远比胆量更重要。 参考资料:新华网《南海局势这一年•2016》
当初美国为什么不打了?很多人以为,2016年南海的两艘美国航母,是“主动撤退”,
蛋总扯个事
2025-09-18 16:39:0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