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近9万红军,1951年却被判处死刑,毛主席紧急下令:此人是我党的“大恩人”曾经救下9万红军,一定要排除万难救下他,不能委屈他。 在风云变幻的革命史册里,毛泽东一句 “我党的‘大恩人’”,让国民党少将莫雄成了绕不开的特殊符号。 莫雄对国民党的 “背叛”,说到底是对革命初衷的坚守。他可不是半路出家的革命者,16 岁就跟着孙中山闹革命,是同盟会的老资格。 可后来国民党内部乌烟瘴气,蒋介石还排挤得他丢了兵权,这一切都让他心灰意冷。 真正的转折点在 1930 年的上海,通过老部下刘哑佛,他认识了中共特科的李克农。在这里,他第一次系统接触共产主义,激动地要入党。 可李克农婉拒了,说:“你待在国民党高层当暗棋,比做普通党员价值大得多。” 这一刻,莫雄接下了新使命,成了扎进敌人心脏的 “特殊堡垒”。 他的忠诚,不再属于某个领袖,而是回到了年少时那桩救国大业。 他甚至主动请组织派人进驻自己主管的 “剿共” 司令部,把这儿变成了给苏区送情报的秘密中转站。 1934 年秋天,莫雄迎来潜伏生涯最惊心动魄的时刻。 庐山高级军事会议上,“铁桶计划” 被摆上台面:调集 150 万大军,用德国顾问的新密码布下天罗地网,要把瑞金红军主力彻底困死。 这份盖着 “绝密” 戳、带编号的文件,对莫雄是天赐良机,更是催命符,原件丢了,他立马就得掉脑袋。 时间紧迫,他让项与年等人先用电台发计划要点预警,可更要命的作战地图和密码本,只能靠人肉闯封锁线。 这个九死一生的任务,最终交给了项与年,这位出身闽西、熟悉地形的中央特科骨干,不仅土生土长、通晓山路,更有着长期潜伏与情报工作的丰富经验。 他把情报用特殊药水写在四本字典里,然后抄起路边石头砸向自己的脸。顶着一张血肉模糊的脸,扮成浑身馊味的 “叫花子”,反倒成了最好的通行证。 沿途哨兵嫌恶地挥手赶他,谁能想到这副皮囊里藏着九万人的命运。 他硬是走了七天七夜,把四本比泰山还重的字典交到周恩来手上时,周恩来都没认出这个 “鬼” 一样的人。 就因为这份情报,中央在包围圈合拢前的最后一刻,于 10 月 16 日带着近九万主力踏上了长征路。 莫雄的义举远不止于此,1935 年在贵州,他不顾个人安危,再次出手救下了七千多名红军伤员。 常年在刀尖上跳舞的他,一边应付军统审查,1949 年还接到了军统暗杀令,只能带家人坐渔船逃去香港。可谁能想到,最大的危险来自他曾拼死帮助的一方。 1951 年广东土改,莫雄因 “国民党将领” 的标签,被地方误判为反革命,直接判了死刑。 救过红军的 “恩人” 要成新政权 “死囚”,这简直是历史开的玩笑。 千钧一发之际,广东省长叶剑英下了 “刀下留人” 的命令,火速上报。其实广州解放前夕,毛主席特意叮嘱叶剑英,一定要找到这位 “老朋友”。 听闻莫雄遇险,毛主席立即批示:“此人功在党和革命,必须全力保护,不能委屈他。” 一句话,把他从命运漩涡里拉了回来。 他的晚年终于迎来了安宁,担任了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于 1980 年安然离世。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历史洪流里,真正能扭转乾坤的,往往是普通人在关键时刻,凭着信仰做出的、不计生死的伟大抉择。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1934年,国民党少将救下近9万红军,1951年却被判处死刑,毛主席紧急下令:此
春秋说史
2025-09-19 20:39:55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