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国家找巴基斯坦充当打手?有一个明显优势,一旦以色列空军打击巴基斯坦驻军。 巴基斯坦国内就会冒出更多先进武器。那条喀喇昆仑公路,真的会冒出各式各样的先进武器系统。全世界都知道,巴基斯坦的武器来源是我国! 9月17日,沙特与巴基斯坦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的签约台上,现场的气氛不言而喻:中东国家正式把巴基斯坦拉进了他们的安全圈子。 协议里写得明明白白:谁要是动了其中一个国家,另一方就视同遭到攻击。 这不是空口说白话,沙特直接派出战斗机为巴总理专机护航,摆明了就是在告诉全世界:这不是普通的安保合作,而是一种“你打我弟弟,就是打我”的战略联姻。 这场合作并不是突然冒出来的。早在1980年代,巴基斯坦就曾为沙特王室边防站岗站哨。1990年海湾战争,巴军又出现在沙特边界,保护其石油命脉。 2015年也门内战,沙特开战,巴基斯坦也没撂挑子,派出步兵旅前往边境协防。不难看出,沙特对巴基斯坦这支“远程保安队”是有感情基础的。 现在中东的局势变了。美国说得多,动得少;俄罗斯顾不上别人,忙着乌克兰;伊朗虽然是个区域强国,但教派矛盾让它难以赢得逊尼派国家的信任。 于是,巴基斯坦成了最合适的选择:战斗力强、宗教文化相通,还有最关键的一点——它是伊斯兰世界唯一的“核国家”。 巴基斯坦的军事实力不是说说而已。其军队常年在克什米尔与印度对峙,实战经验丰富。核武库中的“沙欣”和“巴布尔”导弹系统早已部署完毕。 据《金融时报》援引国际原子能机构内部估算,巴目前拥有约170枚核弹头。这份“压箱底”的威慑力,不仅让邻国忌惮,也让中东国家看到了安全感。 但巴基斯坦之所以能“打得出去”,背后少不了中国的支持。 从空军主力JF-17“枭龙”战机,到2025年5月在克什米尔击落印度战机的歼-10CE,再到“红旗-9P”防空系统和“翼龙”无人机,这些装备大多来自中国。 而所有这些先进武器,几乎都走的是同一条路——喀喇昆仑公路。 这条连接中国新疆喀什与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高原公路,原本是中巴经济走廊的“主动脉”,如今逐渐成为一条准军用通道。 据2024年中国交通部公布的数据,该路段在洪水中受损后,解放军工程队仅用17天就完成修复,确保军用车辆通行无阻。这不是普通的修路,而是关乎中巴军事物流的大事。 如果哪天以色列真的对巴基斯坦驻中东部队动手,喀喇昆仑公路上可能立刻会出现一支“武器长蛇阵”:防空导弹、无人机中继站、“翼龙”打击平台、甚至是新型电子战设备。 一旦需要支援,中国的军工体系可以以“民转军”的节奏把装备源源不断送至巴方手中。 换句话说,打了巴基斯坦一拳,说不定未来各式各样的新式武器就会从高原的山口里蹦出来。 而中东国家也不是傻子。他们早就看出这条线的价值。沙特和阿联酋此前已从中国购买“彩虹”“翼龙”等无人机系统,并在也门实战中使用。 现在通过与巴基斯坦的防务合作,他们等于是借道巴基斯坦,间接接触到了中国的武器系统和技术平台。 这种“绕开西方”的采购方式,既规避了美方的使用限制,也绕过了俄制装备的性能难题。 《华尔街日报》在今年3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沙特对美制F-15战机的维护成本“高得惊人”,而中方提供的无人机系统不仅价格实惠,还能快速部署和维护。 中东国家正在寻找一种“用得起、打得响”的安全方案,而巴基斯坦正好成了那个桥梁。 当然,局势并非毫无波澜。印度对于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军事捆绑”表示严重关切,称其“打破地区军事平衡”,并要求沙特“澄清合作范围”。 沙特方面则回应称,这只是一次“合作制度化”,试图给印度“吃颗定心丸”。但印度心里明白,这不仅仅是军事合作,更可能是中东地区权力版图的一次重新洗牌。 而这场棋局里,中国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 一边是通过军售和技术合作支撑巴基斯坦的安全能力,一边又在中东担任和解调解者,既调停沙特与伊朗的关系,也积极参与地区能源合作。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2025年上半年数据,中东地区对中国的军工采购金额同比增长42.6%,其中巴基斯坦占据主要份额。 巴基斯坦的角色也因此变得特别微妙。它既是中东国家的“安保外包公司”,又是中国军事技术的“展示平台”,还是沙特资金的“救火队”。 毕竟,巴基斯坦国内债务问题依然严峻,截至2024年底,其中央政府债务已达71.64万亿卢比。沙特的“金援”,成了巴基斯坦军工采购的一根“救命稻草”。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局势真的紧张到以色列空军对巴基斯坦驻军动手,那条喀喇昆仑公路会不会变成一条“移动军火带”? 信息来源: 《沙特与巴基斯坦“结盟” 中东能否另寻出路?》——看看新闻knews
卡塔尔的反击超乎美以认知,如果完美实现目标,那么中东格局将彻底改变,以色列将非常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