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家建议研制核潜艇,这是要拥核的前兆? 当地时间 9 月 19 日,日本防卫省下设的专家会议抛出了一份重磅报告,明确建议海上自卫队为新研制的潜艇搭载所谓新世代动力,理由是 "增强自身反击能力,应对区域威胁。 这话听着委婉,但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 —— 所谓新世代动力,说白了就是核动力。 防卫大臣中谷元接到报告后立刻表态会积极考虑这些提议,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场面话,要知道这个专家会议是去年专门为从根本上强化防卫力设立的,每一条建议都直指日本军事战略的核心方向。 日本这几年在军事上的动作越来越明显了。2025 财年的防卫预算首次突破 8 万亿日元大关,达到 8.7 万亿日元,其中专门划拨 1140 亿日元建造新型大鲸级潜艇,还砸了 297 亿日元研发潜艇垂直发射系统。 现在川崎重工已经拿出了下一代潜艇的设计方案,排水量直奔 4000 吨,接近小型核潜艇的水平,还计划加装能发射 "战斧" 巡航导弹的垂直发射系统。 这些常规潜艇的性能已经够顶了,但专家们还不满足,非要往核动力上靠,背后的心思不言而喻 —— 常规潜艇就算用锂电池,水下续航也就一两周,而核动力潜艇能在水下待上几个月,这对日本想要打造远洋作战能力来说,简直是质的飞跃。 更让人警惕的是,日本在核技术上早就有积累。他们现在有运行中的试验性小型核反应堆,虽然主要用来制氢,但技术原理和核潜艇用的反应堆相通。 全球目前只有中、俄、日三个国家有运行中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日本的技术成熟度可想而知。而且日本储备了大量钚原料,虽然制造核武器需要试验验证,但这些都是实打实的 "潜力"。 当然,日本想搞核潜艇,绕不开战后确立的无核三原则—— 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但这些年他们一直在打擦边球,搞出个 无核 2.5 原则,把载核舰艇靠港算作例外,等于偷偷开了个口子。 现在专家报告直接建议修改《防卫力整备计划》,就是想从政策层面彻底松绑。有意思的是,美国对此装聋作哑,还把最先进的 "海狼" 级核潜艇派驻到横须贺基地,说是要和日本整合水下作战力量。 这种默契不得不让人怀疑,美国是不是为了让日本在亚太当马前卒,对它的核野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过日本国内也不是铁板一块。过去三年的民调显示,支持本国拥有核武器的国民不到 20%,毕竟挨过原子弹轰炸的记忆还在。 而且日本国土狭小人口稠密,根本没地方搞核试验,这是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政府显然在有意引导舆论,天天炒作 "区域威胁",把发展进攻性武器包装成自卫需求。 就像这次专家报告,一边说要应对威胁,一边又把核潜艇这种纯进攻性武器摆上台面,算盘打得叮当响。从技术到政策,从国内准备到国际环境,日本正在一步步突破核动力潜艇的禁区。 虽然现在还嘴硬说只是考虑,但看看他们这几年的军费增长速度,从 2022 年宣布五年 43 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到现在连续拔高预算上限,兜里的钱早就备足了。 美国那边也乐见其成,毕竟日本潜艇力量强了,就能帮着分担西太平洋的 "防务压力",最近美日频繁搞联合军演,把水下、水面、空中力量整合起来,就是在为这种合作铺路。 当然,要说日本马上就能搞出核潜艇,甚至拥有核武器,还不太现实。民众的反对声浪、技术转化的难度、周边国家的警惕都不是摆设。但专家报告已经递上去了,预算也到位了,技术储备也够了,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 就像他们当年把 "自卫队" 变成实质意义上的军队,把直升机航母改成能装 F-35B 的 "准航母" 一样,都是用 "小步快跑" 的方式突破禁忌。 这次提新世代动力,下次可能就会说 "需要核威慑能力",等大家习惯了这种节奏,底线也就一步步后退了。现在日本网民对专家建议的反应还不算激烈,但如果政府真要推进核潜艇计划,争议肯定会爆发。 不过从过往历史看,日本政府很擅长用外部威胁来凝聚共识。一旦把 "没有核潜艇就无法应对威胁" 的论调炒热,民意完全可能被扭转。 毕竟 8.7 万亿日元的防卫预算都花出去了,总不能只造些常规潜艇吧?专家们敢在这个时候抛出报告,恐怕早就摸透了政府的心思,这更像是一场提前预热的舆论战。
日本专家建议研制核潜艇,这是要拥核的前兆? 当地时间9月19日,日本防
文史资鉴堂
2025-09-22 12:01:48
0
阅读:48
华哥
各国怀凝二战后的日本军国主义复活是可以随便进行攻击的。中国俄罗斯应该利用起来打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