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以色列突然宣布 以色列不会参加安理会定于9月23日举行的巴以问题高级别会议。 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会议当天是犹太节日,以色列之前请求重新安排时间,但是安理会没答应,所以他们选择不来了。 这事儿一出来,估计不少人都得愣一下。过节不参会,听起来挺合理是吧?可仔细一琢磨,里头那股子别扭劲儿就藏不住了。 国际会议又不是小区物业开会,说改期就改期,安理会的日程哪是随便能调动的?全球那么多国家,各有各的节日、各有各的档期,要是谁都拿“今天我家过节”当理由要求改时间,这会干脆别开了。 以色列这波操作,表面看是守传统、有原则,背后却透着一股“你不依我,我就撤”的硬气。 说白了,这不是第一次有国家遇上会议时间和节日撞车,但直接甩手不干的真不多见。 安理会为啥不调整时间?恐怕不是故意刁难,而是议程早就排得满满当当,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何况,巴以问题拖了这么多年,哪一次会议不是紧要关头?选在这天开会,说不定本身就是想借个特殊时机推动破局,结果主角之一直接缺席,戏还怎么唱? 有人觉得,过节大于天,情有可原;也有人吐槽,国际事务不是过家家,不能光凭性子来。 其实这事儿最尴尬的是谁?是那些憋了一肚子话想在会上说的各方代表。本来指望着面对面掰扯清楚,现在一方直接空出座位,会照开,话照讲,可最重要的对话对象不见了,这不成了自言自语?闹不好,会上通过的决议、讨论的方案,缺了关键方的现场表态,后续执行起来更容易扯皮。 更值得玩味的是,以色列这招“以退为进”,反而把压力甩给了安理会。你不改时间?行,我不陪你玩。最后会议效果打折扣,责任算谁的? 这一手,看似被动回避,实则主动出牌。国际舞台上的博弈,从来不只是会议室里的口水战,更是心理战、时机战。 不过话又说回来,节日固然重要,但解决巴以冲突的窗口期可不是天天有。双方老百姓盼和平盼了多少年?一场高级别会议背后,是无数人的身家性命。 如果因为“时间不合适”就放弃沟通机会,损失的恐怕不只是会议本身,更是对未来可能性的透支。 你觉得,这场缺席的背后,是原则的坚守,还是策略的试探?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点赞破千,后续深度分析缺席会议背后的国际博弈内幕!)
就在刚刚! 以色列突然宣布 以色列不会参加安理会定于9月23日举行的巴以问题高
大章章品味
2025-09-23 12:36:43
0
阅读: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