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传来猛料!叙利亚总统朱拉尼,送上投名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与叙

兰亭说事 2025-09-23 12:42:13

中东传来猛料!叙利亚总统朱拉尼,送上投名状!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以色列与叙利亚安全保障协议谈判,已经取得进展。 有消息称,叙利亚总统朱拉尼已经表示,叙利亚新军队已经将,在叙利亚境内的伊朗民兵,以及黎巴嫩真主党全部驱逐出境。 这位曾领导“沙姆解放组织”的人物,其背景相当特殊。该组织脱胎于基地组织的叙利亚分支,尽管2016年已与之断绝关系,但美国至今仍悬赏1000万美元捉拿他。这种情况下,寻找外部支持成了政权存续的关键。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此时抛出安全保障协议谈判,显然是看准了叙利亚新政权的软肋。根据双方披露的协议草案,叙利亚需要将西南部划分为三个管控区域,军队部署和武器使用都将受到严格限制,甚至要在南部设立禁飞区,允许以色列保留“空中走廊”。 作为交换,以色列承诺逐步撤出部分占领区,但明确表示不会放弃戈兰高地上具有战略价值的赫尔蒙山。 对以色列而言,这意味着既能巩固北部安全屏障,又能为未来打击伊朗目标预留通道,堪称一举两得。 更实际的是经济利益驱动。戈兰高地供应着以色列40%的淡水,这一资源控制权绝不可能轻易放手。而叙利亚方面则寄望于协议达成后,美国能解除对其石油出口的限制,并获得国际重建援助。 要知道,经过14年内战,叙利亚的基础设施早已千疮百孔,这种“经济输血”对临时政府来说确实具有致命吸引力。 美国在这场谈判中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从斡旋特使到解除部分制裁的承诺,都显示出其战略意图,借叙以和解削弱伊朗在中东的影响力。 协议中要求叙利亚清除境内第三方武装的条款,明显针对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伊朗在叙利亚经营多年,仅军事顾问就有数百人,还协助建立了导弹生产设施,这些都是以色列的心腹大患。 朱拉尼宣称已驱逐伊朗民兵和黎巴嫩真主党,但实际操作远非易事。数据显示,黎巴嫩真主党在叙利亚至少部署了2000名武装人员,这些经过实战考验的力量不可能轻易撤离。 更关键的是,伊朗革命卫队在叙利亚设有3个大型基地,多年来投入的资金数以百亿计,显然不会接受这样的结果。2018年以色列空袭叙利亚核设施时,伊朗曾用弹道导弹反击特拉维夫,这种直接对抗的先例说明,强硬回应并非没有可能。 叙利亚新军的构成也暗藏隐患。这支由各路反对派武装收编而成的力量,忠诚度本就存疑。要他们去对抗伊朗支持的武装,无异于火中取栗。 而国内民生问题更不容乐观,普通民众对驱逐外国武装的关注度,远不及面包价格和基本生活保障。朱拉尼如果不能快速改善经济,即便达成协议也难以稳固统治。 回顾历史,这类协议的执行往往充满变数。1998年内塔尼亚胡与巴勒斯坦签署的《怀伊协议》,约定以色列撤出约旦河西岸13.1%的领土,但最终仅完成40%。如今的叙以协议同样面临类似风险。以色列掌握着撤军节奏的主动权,而叙利亚的核心诉求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 内塔尼亚胡推动谈判也有国内政治考量。司法改革引发的争议持续发酵,红海航运封锁带来的经济压力,都需要通过外交突破来转移视线。宣称达成“一代人的安全保障”,无疑能为其争取更多支持率。这种政治算计,让协议更像是一场各取所需的交易。 从区域格局看,叙利亚加入美国主导的《亚伯拉罕协议》将彻底改变其中东定位。但这种转变的代价是部分主权让渡,从领空控制权到武装部署限制,叙利亚的国家自主权明显受损。25年来首位访美的叙利亚外长,其行程本身就说明临时政府急于融入西方阵营的心态。 这场谈判的实质,仍是大国博弈下的弱国妥协。至于普通叙利亚民众的意愿,在这场权力游戏中几乎没有权重。 协议能否落实、伊朗会如何反制、国内武装是否会因此分裂,都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毕竟在中东政治中,纸面上的协议往往抵不过现实利益的重新洗牌。

0 阅读:33
兰亭说事

兰亭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