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都不要了!”9月9日报道,上海一老太为给孙子买婚房,以280万元卖掉自己住的房,随后搬进儿子家生活,不料没过多久,儿子竟然翻脸了,老人无奈只好搬出去租房住,一年后将儿子告上法庭,想要把房子要回来,而法院这样判了! 今年74岁的王婆婆,晚年的生活过得不算顺遂。1991年,她和王老伯组建了二婚家庭,自己没生过孩子,便把王老伯与前妻的儿子王某当成亲生儿子来疼。 从王某小时候的衣食住行到长大成家,王婆婆都尽心尽力照料,这一晃就是三十多年,连孙子小王也渐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王婆婆和王老伯住的房子,是两人婚后一起买的,住了三十多年,满是生活的痕迹,也是老两口晚年最踏实的依靠。 可眼看着孙子要结婚,买房成了难题,一家人坐在一起商量,最终决定把这套房子卖掉,用卖房款给孙子凑婚房钱,老两口则搬去和儿子王某一起住,往后由王某照顾日常起居。 2022年6月7日,房子顺利以280万元的价格卖出,王婆婆恋恋不舍地收拾好行李,跟着王老伯搬进了王某家。 没过几天,按照王某的提议,老两口还写了份《房屋财产赠予说明》,清楚写着“因年岁已高需儿子王某照顾,自愿搬至其家中居住,现将卖房全款及装修补偿赠予孙子小王,用于结婚购房”。 签完字,王婆婆把存有280万元的银行卡交给王某时,还特意叮嘱“以后就麻烦你多费心了”,王某当时笑着应下,说“妈您放心”。 本以为这样就能安享晚年,可这份 “放心” 没持续多久。 住进王某家后,王婆婆发现一切都变了,王某对王老伯还客气,父子俩偶尔拌嘴,转天就和好如初,但对她,王某说话都带着不耐烦。 平日里,王婆婆在这个家里处处要看王某的脸色,吃饭,做事都得按着王某家的规矩来,王某对她没有半句关心,只勉强给口饭吃。 时间久了之后,王婆婆终于动了怒气,和王某发生了争吵。 可是让她寒心的是,王某对于她的愤怒,只是冷淡地表示:“你又不是我亲娘,受不了你就走。” 王婆婆想起自己三十多年的付出,委屈得整夜睡不着,她跟王老伯诉苦,可王老伯却偏向儿子,还说“给你口饭吃,你还想怎么样”。 2023年12月,心灰意冷的王婆婆想跟王老伯离婚,可法院觉得两人感情还没到破裂的地步,驳回了她的诉求。 到了2024年4月,王婆婆再也待不下去,自己找了个小出租屋,收拾东西搬了出去,结果独自居住的一年里,小王和王老伯都对她不闻不问。 看着自己无依无靠的样子,王婆婆越想越气,最终决定起诉到法院,要求撤销当初的赠与,让王某和孙子返还属于自己的140万元卖房款。 法庭上,王某和小王不认可王婆婆的说法,他们辩称给孙子钱买房是单纯的赠与,跟照顾义务没关系。 但法院审理后认为,从说明的内容能清楚看出,王婆婆夫妇赠与房款的前提是需要王某照顾,这属于附义务的赠与。 而王某拿到钱后,没履行好照顾义务,导致王婆婆只能租房住,符合撤销赠与的条件。 考虑到王婆婆曾在王某家住过一段时间,法院最终判决王某和小王返还王婆婆135万元。 王某不服上诉,二审法院还是维持了原判。 判决下来后,不少网友都关注着这件事。 有人说“这父子俩太不厚道了,老人把老底都掏出来了,结果让老人租房住,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 也有人觉得“法院判得好,白纸黑字写着给钱要养老,这父子俩想耍赖没门,还好法律是公正的”。 还有人提醒“老人帮衬孩子一定要留个心眼,养老钱千万要握紧,别到最后自己没了依靠”。 只是现在,虽然法院判了王婆婆胜诉,但这笔135万元的赔偿款还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拿到手。 大家都希望这笔钱能尽快到账,让年过七旬的王婆婆能早点用这笔钱安排好自己的晚年生活,不用再为住处和生计发愁,真正过上安稳的日子。
丧尽天良!绿捷专收过期食材,50万上海娃吃的‘僵尸午餐’曝光!家长群里炸开
【119评论】【38点赞】